-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谱系、形象与病的隐喻
摘 要:当代诗歌对兰波的接受可从三方面考察:经由译介与阅读兰波从革命的谱系进入知识的谱系;在诗歌创作中兰波形象从仰视的圣化到平视的还原;在对兰波童年经验与青春迷狂的“病的隐喻”接受中,当代诗人与之精神契合,更多接受其先锋与现代因子。在这一接受与过滤中,兰波不仅呈现出不同面目,同时作为象征主义元素丰富了当代诗歌的现代性维度,成为了中国新诗富有活力的理论资源与诗学新传统之一。
关键词:兰波;当代诗歌;接受;过滤;谱系;病的隐喻
被誉为象征派先驱和现代派“三剑客”①之一的兰波,是法国象征诗歌在中国的散布与流播中重要的一极。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在近一个世纪的兰波接受中,现当代诗人在不同的时代命意、美学趣味、个人经历等方面对兰波有着不同的选择与接纳。金丝燕曾说过:“接受本身就是批评。每一次接受,接受者都有意无意地作了选择。而文化框架在文学接受中默默起着过滤作用。”②兰波在当代诗歌的发展与演进中留下了不一而足的印痕,而当代诗人尤其先锋诗人从谱系的建构、形象的塑造到病的隐喻等层面,呈现出了对兰波的接受与过滤,这也形成了兰波在当代诗歌中的复杂面相。
一 从译介到阅读的谱系建构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在激进的革命思潮中,除社会主义苏联的部分作品曾在一段时间进入中国当代诗人的视野外,“五四”以来作为中国新诗传统之一的西方诗歌几乎都在历史的选择中被湮没了,现代主义诗潮一度在中国大陆中断。兰波作为异域诗学资源只能以革命的面目出现在与巴黎公社有关的诗选中,因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起点,在中国它是革命的、红色的代名词。兰波只有两首诗(《巴黎的狂饮或巴黎人口又增加了》和《让娜?玛丽的手》)出现在1957年沈宝基翻译的《巴黎公社诗选》③和1962年黎星翻译的《巴黎公社史料辑要 1871.3.18-5.28》中。“你的‘美’何等光辉灿烂!”“暴风雨使你有崇高的诗意”是兰波对革命时期的巴黎的赞颂,进而他“直接歌颂和悼惜巴黎公社”和“大胆歌颂人民的力量”④。兰波以激进、革命的诗人形象进入中国当代诗坛,但在中国当时与世界近乎隔绝的状态下,革命的狂奋与猛烈对当代诗歌中的战歌一类也许有着一定影响,而他诗中的现代性因素却被革命的色彩遮蔽。在建国后三十年的当代诗歌中,由于象征主义诗歌顶着颓废的“恶名”,兰波及其诗歌中的现代、先锋的因素都在一言以“毙”之中被压抑和否定了。然而这一被打上伦理道德意义的颓废观念本身却是中性而富有美学的内涵,李健吾的论述可为颓废正名:“在另一意义上,这却形成了颓废(不是道德上)的趋势,因为实际上,一切走向精美的力量都藏着颓废的因子。”⑤如果将颓废作美学的正解,象征派颓废的“恶名”,却是革命的时代语境过滤掉的颓废中隐藏的精美反常而不无现代的美学因素。因此,天才不羁的兰波只能栖身于革命的谱系中被中国当代诗坛认知与接纳。
80年代中国诗坛重新与世界诗歌接轨,对异域诗歌资源的汲取呈现为一种学习的热潮。1993年陈东东、黄灿然对王家新的提问就暴露了这一事实。当二人提问:“整代诗人几乎是在读外国诗人(译诗)中成长的,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王家新认为“整代人读外国诗,这意味着‘心灵长在肉体之外’,很荒诞,但又很正常”⑥。由于与古典诗歌的断裂,加之新诗还不够成熟,这种异域资源的汲取势出必然。这里的“整代人”是指朦胧诗后的新生代诗人或者说先锋诗人,他们的创新与反叛都有着西方现代诗歌的影子。随着80年代对西方诗歌方兴未艾的译介,兰波的介绍翻译也在同步推开。对兰波的独立译介首先是程抱一在《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2期上发表的《介绍兰波》,随后刘自强、闻家驷、葛雷、施康强、罗大冈、江伙生等在当时西方文学研究的重镇《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世界文学》、《外国文学欣赏》上相继推出兰波译介篇目。将兰波译介进一步推进的是叶汝琏,他在《法国研究》1983年第2期上发表了《〈元音〉及译后》,又在1988、1989年的《法国研究》上集中推出了关于兰波的系列翻译与评介,其中王道乾和罗大冈都分别在此发表了译介文字。继而叶汝琏在1988年11月23至26日在武汉大学主持召开了“兰波国际学术讨论会”,兰波从陌生与边缘一度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或中心,而上述翻译和各类评介也为阅读提供了可能。
但更能使兰波进入当代诗人视野的是两种诗歌刊物对兰波的介绍。一是对中国当代诗人尤其是先锋诗人有着较大影响的《诗探索》。《诗探索》1981年第1期上登载了张英伦的《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概观》,它详细地介绍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及其诗学特征,对兰波及其作品也有着较为集中的评介,这篇文章的刊发稍早于程抱一的《介绍兰波》;二是彭燕郊主编的《国际诗坛》。该刊在诗人中的影响可从诗人、评论家刘春的怀念中窥见一斑:“从1986年到19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管材安装合同范本(12篇).docx VIP
- 滇人版 七年级 第九册 第10课 文件合并与超链接课件.pptx VIP
- 古镇商业运营与旅游开发思路.pptx VIP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pdf VIP
- 标准图集-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形考作业(五)配置DNS服务实训.docx VIP
- 高钾血症应急演练脚本.docx VIP
- xx河防洪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新解读《GB_T 17934.3-2021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3部分:新闻纸冷固型平版胶印》最新解读.pptx VIP
- 简式数控车床使用说明书(中英文).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