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钢“谢幕”北京
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首钢搬迁方案,5年后,在河北唐山曹妃甸,一个新首钢将跃海而起。这座为首都建设服务了80余年的老钢厂,将在5年的时间内完成“谢幕演出”。搬迁后的税收利益博弈、原厂区改造利用、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这些问题将如何解决?
曹妃甸,原是渤海湾一个沉寂千年的荒凉小岛,涨潮时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如今,这里正在进行一项世人关注的钢铁大工程。
4月,记者驱车来到这里。强劲的海风中,绞吸船倒海翻沙,施工车辆穿梭往来,石油码头正在打桩,厂房正在浇灌基础,载有数十万吨铁矿石的巨型船正在进港……
笔者汽车的GPRS卫星导航系统上,十分确切地显示我们正行驶在海平面上。一年之前,笔者脚下站立的这片土地还是汪洋大海,电子地图显然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调整。
一个31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呼之欲出。一座包括“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等四个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城市正在这里迅速崛起。其中“大钢铁”即指在这里建成一座年产千万吨精品板材、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这个钢铁联合企业的前身,就是北京首钢。而到了河北曹妃甸,这一钢铁联合企业有了新的名称: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其资产组成为:首钢控股51%,唐钢占股49%。
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首钢搬迁方案,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一个新首钢。2010年首钢将搬迁完成。
随着首钢产能的递减和“新首钢”建设步伐的加快,首钢正在北京作最后的“谢幕演出”。
要首钢还是要首都
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在13亿人民的夙愿终于实现、举国上下欢庆的时刻,位于北京西郊石景山的首钢第一炼钢厂车间内,老工人荣师傅的心情却十分复杂,打心眼里为祖国自豪的同时,他也和10万多首钢人一样清楚地知道,这意味着有着80年历史的钢城迁出首都已成定局。
距离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仅二十几公里的首钢, 建厂于191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策层认为北京应该???载更多的生产功能,要建设成全国的“经济中心”,首钢迎来快速发展期。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首钢产量在十几年间由100万吨猛增至800万吨,在中国钢铁企业中排第一位。随着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降尘的情况也随之恶化,对大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90年代初最为严重的时期,在石景山区86平方公里范围内,首钢的粉尘排放量平均是每年每平方公里34吨。
当时,在石景山的白庙村环保观测点,能看见附近居民房玻璃上贴着厚厚的塑料布,为的是防止灰尘刮进屋里去。夏天最热的时候,老百姓家的窗户都没法开,出门时必须戴着口罩。
事实上,早在1986年首钢产量只有150万吨时,就有专家发出过“首钢迁,还是首都迁”的警报,90年代后期更是发起了“要首钢还是要首都”的讨论,随后便是个漫长的论证过程。
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达到了823万吨,而厂区的降尘量也达到市区的29倍。人们开始关注这一矛盾,有人提出把首钢迁出北京的建议。
1995年,首钢宣布,将钢产量限制在800万吨左右,并关闭了每年盈利一亿多的特钢公司和一些建在市内的重污染企业。此后,首钢每年从生产利润中拿出30%来治理污染。
1999年,首钢作出再次减产80万吨的决定,并通过高新科技改造,把发展重点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上。首钢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好转,到2001年首钢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加强环保,又进一步降低了污染量。2002年,首钢的环保投入达到2.41亿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首钢当年利润的50%。
2001年7月申奥成功,首钢搬迁调整正式被列入国家的议事日程。
首钢集团钢铁产业搬迁的方案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反复论证,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终于正式批复,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一个新首钢。
利益的博弈
对首钢这样一个大型工业企业难以割舍的复杂心态,除了几十年积淀下来的感情之外,生产总值和财税收入的巨大诱惑,无疑是所在地政府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首钢压缩产量前的2004年,集团上缴税收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19亿元。首钢的销售收入贡献占到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十分之一以上。
“首钢搬迁,的确将对北京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首钢总公司总经理王青海表示,“近年来首钢钢铁产业每年为北京市提供的工业增加值超过80亿元。首钢上交税收占到北京市财政收入的1/20。搬迁后,这部分工业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将转移到河北。而给北京留下的首钢其他产业、离退休职工以及内退职工,却需要花一定的人力物力来解决。”
同时,对任何一个地方来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