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彝尊《静志居琴趣》中爱情词美学特质.docVIP

论朱彝尊《静志居琴趣》中爱情词美学特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朱彝尊《静志居琴趣》中爱情词美学特质

论朱彝尊《静志居琴趣》中爱情词美学特质   摘 要:词发展到明清易代之时,逐渐摆脱了柔靡之势。清代学者朱彝尊开辟了词的创作风格,开醇厚雅正之风,为词的中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他的巨多词作中,爱情词最为世人所称颂,独具风韵。本文以他的爱情词集《静志居琴趣》为研究对象,以其文本,及文本中所呈现出的精神与心理层面为切入点,对《静志居琴趣》的美学特质做一次探讨。 关键词:朱彝尊;《静志居琴趣》;美学特质 自古以来,人们常常借词这种文学形式来表达不能言之事。故词多华美艳丽,描写手法也多幽微婉转。词在经历了两宋的繁荣之后,到了明代渐渐衰微。清代词人朱彝尊的词作,为词的中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朱彝尊是康熙朝著名学者,著述颇丰,晚年曾自编《曝书亭集》,把一生的文学创作收录。集中收有赋、古今诗、词、杂文、曲等,创作种类比较全面。身处明清易代之际,遭遇国破家亡之苦,历经人生坎坷,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坎坷的人生经历成就了这位文坛大家。据《清史稿》所录:“当时王士禛工诗,汪婉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朱彝尊有众长。”①对其评价较高。 《静志居琴趣》是朱彝尊在康熙六年(1667)年结集的一本爱情词集。关于这本集子,自结集以来就倍受争议,很为人注目,因为它记录了朱彝尊在青年时期的一段隐秘的恋情,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很不合时宜的。但恰恰是这本词集,不仅为朱彝尊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奠定了他作为浙西词派创始人的地位,也为当时不少的文人学者所津津乐道。 下面就以《静志居琴趣》为例,探讨朱氏爱情词的美学特质。 一、真之美 朱彝尊《静志居琴趣》却为词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江湖载酒集》洒落有致,《茶烟阁体物集》组织甚工,《蕃锦集》运用成语,别具匠心,然皆无甚大过人处。惟《静志居琴趣》一卷,尽扫陈言,独出机杼,艳词有此,匪独晏、欧所不能,即李后主,牛松卿未尝梦见,真古今绝构也,惜托体未为大雅。《静志居琴趣》一卷,生香真色,得未曾有!前后次序,略可意会,不必穿凿求之。”② 《静志居琴趣》八十三首,是朱彝尊为其妻妹冯寿常(字静志)所写。朱彝尊十七岁时,因家贫入赘冯家,冯女才十二岁。在以后的接触中,两人暗生情愫,但由于思想、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这一感情却无法公开,于是只能写进作品中,在自己所创造的文学作品中进行宣泄。冒广生《小三吾亭词话》卷三曾指出《静志居琴趣》与冯氏的一首二百韵的长诗《风怀》是同一主题之作。而据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云:朱氏晚年自订诗集时,对此诗“欲删未忍,至绕几回旋,终夜不寐”。③他在数次徘徊之下,终于做了不删决定,且说了一句话:宁拼两庑冷猪肉,不删风怀二百韵。④ 宁愿付上一个不遵礼教,文过饰非的罪名,也不愿意删去这首凝聚着他少年情事的诗。足见这段爱恋,在他生命和灵魂里的地位,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甚至因为这个原因,朱彝尊没有被录入儒林史。一代经学大师,竟落魄至此,却没有一丝怨语。朱氏自己也曾在《静志居琴趣》一书中说此诗是“盖感知己之深,不禁长言之也”。由此可见《静志居琴趣》倾注了作者全部的感情。感情真挚是其最大的特点。如《菩萨蛮》: 低鬟十八云初约,春衫剪就轻容薄。弹作墨痕飞,折枝花满衣。罗裙百子褶,翠似新荷叶。小立敛风才,移时吹又开。⑤ 全词只是在描绘这位初长成少女的衣着和风姿,作者只是把眼前所见之物写下来而已,没有较多的修饰与赞美,但读者在读词的时候,却能看到远比姿态、衣着更多的东西,会不自觉第想象这个女子的风华绝代,会深刻第感受到写下这首词的人对这位女子所倾注的感情与思念。同时,细节部分的描写,使得诗篇更加生动而写实,能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词中的情景与心境。又如《祝英台近》: 紫箫停,锦瑟远,寂寞旧歌扇。萍叶空池,卧柳扫还倦。便令凤频书,芹泥长润,招不到别巢秋燕。露华泫,犹剩插鬓金铃,残菊四三点。阶面青苔,不雨也生遍。纵余一缕香尘,袜罗曾印,奈都被、西风吹卷。 全词连续描写金铃、残菊、青苔、香尘这些细节,将人去楼空、往昔不再的这种故地重游的惆怅心情像根柔软的针刺进了读者的心中,引人唏嘘不已,格外深刻体会到那份痛苦与哀伤。 在《静志居琴趣》叙事性的爱情词中,朱彝尊目睹妻妹冯寿贞由豆蔻少女出落成妙龄秋娘,由天真无邪成为情窦初闻,以多方面的描摹,既写出了她的活泼娇俏,天真烂漫,纯美清丽,还对她的学书、写诗、弹琴等写出的多才多艺,悟性神聪,真可谓情人眼中出西施,十全十美。他在《清平乐·齐心耦意》写道: 齐心耦意,下九同嬉戏,两翅蝉云梳未尽,一十二三年纪。春愁不上眉山,日长慵倚雕栏。走近蔷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间。 作者以艺术的彩笔,塑造了一个活泼、美丽的少女形象,写韶年情态,由天真到情窦初开,表现出少女特定时期的心理状态。几笔轻浅的勾勒,却生动传神天真和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