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下细根分布特征-生态学杂志
生态学杂志ChineseJournal of Ecology摇 2014,33(7):1779-1785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柏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下细根分布特征*
**
范摇 川摇 李贤伟 摇 张摇 健摇 李摇 平摇 刘摇 滔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
摘摇 要摇 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低效柏木林改造8年后的3 种模式(即:柏木+桤木+杂交
竹模式(柏+竹+桤)、柏木+麻栎模式(柏+栎)、柏木+杂交竹模式(柏+竹))作为研究对象,
柏木纯林作为对照,调查了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的细根生物量。 结果表明:不同改造
模式与土层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非常显著(P0.01),柏+竹与柏+竹+桤模式细根生物量显
著高于纯柏模式,柏+栎模式细根生物量最小。 在不同改造模式中,柏木细根生物量在土壤
层次上的分布也存在显著差异,柏+竹与柏+竹+桤模式中柏木细根生物量随着土层的加深
呈上升趋势,而柏+栎模式中则随着土层的加深呈下降趋势,柏+栎模式中柏木死细根的比
重明显高于其他模式。 几种模式中,柏+竹+桤模式细根生物量分布相对稳定,而柏+栎模式
的稳定性较差。
关键词摇 柏木;低效林;改造模式;细根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摇 S791.41,S756.5,S718.3摇 文献标识码摇 A摇 文章编号摇 1000-4890(2014)7-1779-07
Fine roo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w鄄efficiency Cuprssusfunebris stands with differ鄄
**
ent transformation modes. FAN Chuan, LI Xian鄄wei ,ZHANG Jian, LI Ping, LIU Tao
(Sichuan ProvincialKeyLaboratory of EcologicalForestry Engineering,SichuanAgricultural Uni鄄
versity Ya爷an 625014,Sichua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14,33(7): 1779-
1785.
Abstract:Three transformation modeswere used to improve the low鄄efficiency Cupressusfunebris
stands in Jingyang of Deyang City,Sichuan Province in 2002. The three transformation modes
included C. funebris+Alnus cremastogyne+Bambusa pervariabilis伊Dendrocalamopsis daii mode
(BZQ),C. funebris+Quercus acutissima mode (BL),and C. funebris+B. pervariabilis伊D. daii
mode (BZ). After eight years of transformation,we investigated the fine root biomass of differ鄄
ently transformed Cuprssusfunebris stands in the soil profiles.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rusle模型的辽宁土壤侵蚀定量研究-长江科学院院报.pdf
- 拟南芥zyp1蛋白的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细胞-应用科学学报.pdf
- 基于stc15w4k系列单片机的逆变焊机控制电路设计-电子器件.pdf
- 拟南芥叶绿体发育2需蛋白#b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pdf
- 拟南芥木聚糖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调控研究.pdf
- 拟南芥trihelix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学报.pdf
- 基于sns的网络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模型构建研究-海洋环境科学.pdf
-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研究土壤腐殖质氧化还原特性-环境化学-中国.pdf
- 拟南芥草酸不敏感突变体的筛选与分析-微生物学报.pdf
- 基于主地质参数的煤层气有利开发区优选及应用-现代地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