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瀛涛先生与中国城市史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 169期 兄都以为属于 “另类”(在奎松兄那里并非贬义) 隗老师或有不同的形象。我不知道上面所说与一 的学者,其实屡屡获得隗老师的指导和支持。 般人心 目中隗老师的形象是否一致,这却是我的 如今隗老师已驾归道山,不同人的心 目中, 亲身经历,也是我记忆中的隗老师。 隗瀛涛先生与中国城市史研究 何一民,邱 国盛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中国城市史研究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在国内兴 面,可谓万象纷陈。因此,城市史研究应从何处 起的一门新学科。隗瀛涛先生是这门新学科的开 楔人?其研究的关键与重点在哪里?这是城市史 拓者之一,自从 1986年正式主持国家 “七五” 研究在中国兴起之初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社科规划重点项 目 “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以 作为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隗 来,直至 2007年因病去世,在长达 2O余年的时 瀛涛先生认为:为揭示城市发展最基本、最重要 间里,他一直工作在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第一线, 的特征与规律,城市史研究应以城市结构、功能 筚路蓝缕,笔耕不辍,为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创立 的演变为研究重点,因为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 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结构,而不同的城市结构则 决定了城市的功能差异。与此同时,城市功能的 一 、 城市史研究的理论探索 形成及稳定又对城市结构的变化产生作用与影 早在 20世纪8O年代初期,作为长期从事中 响。因此,以结构与功能作为城市史研究的关键 国近代史研究的学者,有鉴于改革开放初期按建 与重点,既抓住了城市发展历史的普遍特征,也 国以来所形成的研究模式进行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能够发现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特殊规 已经趋于 “饱和”,隗瀛涛先生认为开拓近代史 律。隗瀛涛先生所提出的这一研究模式被国内学 研究的新领域已成为突破研究 “瓶颈”的必然选 者称为城市史研究的 “结构——功能”学派。 择。作为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发起人之一,隗瀛涛 (二)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基本线索。由 先生认为,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史,不仅可以为近 于中国城市史研究的起点源 自于国家 “七五”社 代史研究提供新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推动近代史 科规划的近代上海、天津、武汉、重庆等四个沿 研究的深入,而且也可以构建起历史学与经济 海沿江通商 口岸城市的研究,因而最初的城市史 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结合的新的研究方 研究在历史时段上主要集中于 1840~1949年的 式与方法,从而使历史研究不仅能够与时俱进, 近代时期。对于如何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史,隗瀛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管 涛先生开创性地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主 理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提供历史经验与借鉴。 线为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这两个发展、演 隗瀛涛先生对城市史研究的杰出贡献主要集 变的基本过程既相互推进,又相互制约,共同构 中于学科研究的理论构建与研究领域的探索与拓 成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针对不 展。就理论贡献而言,隗瀛涛先生对于城市史研 同的研究主题,这两条主线又各有侧重。在区域 究的理论探索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