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姐华人社会的形成
木姐是缅语地名,意思是“繁华、热闹的城镇”。它位于瑞丽江南岸,在中国边境城市瑞丽的对面,是缅甸掸邦西北部木姐市(2000年由县升级为市)的市府所在地,既是缅甸的国家级口岸,也是中、缅贸易最大的边贸口岸。公元1300年,掸王赛纪在那散(今木姐机场)建了两座桥,并辟为集市。1900年,木姐仅有200多户、1000余人;1968年发展为1000多户、5000余人;1991年增至2500多户、1.7万余人。近年来由于边贸发展十分迅速,木姐已成为一座较具规模的边境城市,有贺孟、岗南、市场、南街、北街和基督教街6条主要街道,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并且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被誉为“缅甸的深圳”。
在木姐,华人众多,生活相对比较富裕。据木姐华侨会统计,2004年木姐市内的华人家庭有1300多户、近1万人,从木姐到九谷及南坎的公路两边以及周围的山上还有近5000名华人居住。不过,据木姐一些知名华人分析,2004年的统计可能不全面,有些新开发区里有很多华人,而华侨会没有统计到。他们认为,到2006年,木姐市区的华人应该有1.5万人左右,整个木姐的华人应该在2万人左右。木姐的华文教育也很发达,2006年共有6所华文学校,其中最大的是“木姐华侨学校”,共有1781名学生(含非华人族群的学生),其余5所华文学校共有1000多名学生。那么,木姐华人社会是何时形成的呢?本文将着重探讨其形成过程及成因。
一、木姐的历史归属及其演变
在历史上,木姐长时间属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勐卯府或麓川路(今瑞丽及其周围地区)的一部分。1897年,木姐被“永租”给了英属印度缅甸省。1960年中、缅划界时,木姐被划给了缅甸。
(一)1897年之前的木姐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897年之前的木姐是中国勐卯府(麓川路)的一部分。瑞丽,古称勐卯,是德宏傣族的发祥地。据传,公元前364年(东周显王5年),傣族国王统一了各部落,建都喊萨,国号“勐卯果占壁”,俗称“勐卯国”。虽然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汉王朝在哀牢地设永昌郡,勐卯在其管辖范围之内,但其与汉王朝只是一种松散的、不稳定的臣属关系,中央王朝从未对其进行过有效的控制。此后的隋、唐、宋三代均未能在云南建立有效的统治,对云南边疆地区勐卯的统治更是鞭长莫及。直至蒙古军队于公元1253年南下灭大理国,结束了自唐朝天宝战争以来云南500多年的相对独立的局面,并于公元1274年在云南建立行省,中原王朝才强化了对云南的统治。但是从元代至明朝中后期,中央王朝虽然重视对云南的统治,但勐卯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却时好时坏。元政府多次派兵征麓川,但始终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明朝政府也是“三征麓川”,这些战争多以中央王朝的败北而告终。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4年),云南巡抚陈用宾筑天马、汉龙二关于勐卯西南境,并大兴屯田,此时中央王朝才对勐卯进行了有效的实际控制。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在勐卯、勐养、畹町、南畹河畔建立了屯田处,以戍边囤粮。
木姐在1897年之前一直是勐卯的一部分。史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思任法承袭平缅宣慰使之职,迁居芒者(约在今缅甸芒友即105码附近,现为木姐辖地)。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沐国公改思忠为衍忠,安插于勐卯,治所在姐告(姐告,傣语意为旧城,现属中国,距木姐市中心约500米)。
(二)1897年之后的木姐辖于缅甸
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英国政府胁迫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缅条约暨附款专条》,双方派员勘界,由于清朝界务大臣刘万胜接受英方贿赂,将历史上归属中国的勐养、勐拱、勐艮、勐密等地,八关中的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四关以及1894年条约中规定划归中国的木邦、果敢拱手割让给英国,并且将天马、汉龙二关所在的勐卯三角地(今瑞丽市弄岛境外一带,含缅甸的木姐、南坎与中国的畹町)“永租”给了英国。
木姐被“永租”给英国之后,英国殖民者将其置于木邦的管辖之下。古时木邦的治所就在今木姐往南大约30多公里的地方,即现在缅甸的登尼。这就是现在木姐的掸(傣)人称其王者之地在木邦而不在勐卯的原因。后来,根据1960年签署的《中缅边界条约》,木姐又被划给了缅甸。
二、1945年之前木姐华人的状况
勐卯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通道之一,元代至元12年(公元1275年),由滇入缅之道,谓之入缅西南道,由勐卯(今瑞丽)至南坎经天马关,以达江头城。木姐位于勐卯坝的南岸,很早就有华人的足迹到达木姐。那么,木姐是否也像蛮莫、孟拱一样很早就出现了华人社会呢?
笔者2006年在木姐做田野调查时,走访了多位木姐和姐告的傣族老人,他们所回忆的1942年日军到达之前木姐华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