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催化裂化
(3)反应时间的优化与催化裂化技术的新进展 在提升管中,反应物料与催化剂一起自下而上地流动,随着提升管高度的增加,其反应时间增长,反应也就加深。 活性 柴油产率 汽油产率 焦炭产率 转化率 气体产率 沿提升管高度的反应参数变化趋势: 原料进入提升管反应器后的初始阶段,原料的转化率、汽油、柴油和焦炭的产率均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催化剂活性则迅速下降。 当油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转化率和焦炭产率的增速趋缓,而汽油和柴油等目的产率则均由于二次裂化反而逐渐减少。 单个提升管反应器高度过高、反应时间过长是不利的 应采取的措施: 对于过高的提升管反应器,在适当的高度注入诸如冷态的直馏或催化汽油馏分等难裂解的所谓“中止剂”,降低反应器上段的温度,以抑制轻质产物的二次裂化。 为了避免轻质产物的过度裂化和降低汽油的烯烃含量,出现了许多相关的新技术,包括用两个提升管反应器以多种方式进行组合,或将一个提升管分区以不同条件进行反应等各种新工艺。 相关的新工艺包括: 中石化北京石化研究院的MIP新工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两段提升管TSRFCC新工艺 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的灵活双功能催化裂化FDFCC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催化裂化汽油辅助提升管降烯烃技术 3、反应压力的影响 催化裂化反应器中一般都通入一定量的蒸汽,所以反应压力是烃分压与蒸汽分压之和。 提高反应压力即提高相应的烃分压,从而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会随之提高。 压力过高有利于吸附并加剧烯烃缩合等二次反应,导致焦炭产率增加、汽油和烯烃产率降低。 表9-4-14 反应压力对催化裂化的影响 0.72 0.86 1.0 丁烯相对产率 / % 12.4 9.6 7.4 焦炭产率 / w% 51.2 52.6 53.1 汽油产率/ w% 75.4 70.4 69.3 转化率/ % 0.28 0.18 0.07 烃分压,MPa 一般催化裂化的反应压力大体为0.1~0.3MPa,对一个催化裂化装置而言其反应压力是固定不变的。 4、剂油比的影响 剂油比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催化剂的循环量与反应器进料量的比值。 提高剂油比: 气体与焦炭产率增加,汽油的产率增加后略有降低。 汽油中的烯烃含量减少,辛烷值有所上升。 催化剂活性高的原因: 采用较高的剂油比,单位催化剂加工的原料量减少,反应器内催化剂上的含炭量相对较少。 表9-4-15 剂油比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 2.8 2.0 焦 炭w% 15.9 23.0 重 油//w% 14.6 14.7 柴 油/w% 47.8 44.8 汽 油/w% 17.2 14.5 气 体/w% 69.5 62.3 转化率/% 10.0 5.3 剂 油 比 一、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第五节 催化裂化反应及催化剂再生动力学 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是指用数学形式定量地、综合地描述诸多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如果模型预测的结果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则对优化设计、优化生产操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石油馏分的组成复杂,不可能一一地就其单体组成来研究其催化裂化动力学,只能用集总的方法进行处理 。 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过程: Weekman等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开发了三集总动力学模型,将反应体系分为三个集总,即瓦斯油、汽油、气体和焦炭,各集总之间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处理。 Weekman等在20世纪70年代又开发了十集总动力学模型,将原料油分为轻瓦斯油和重瓦斯油,然后再把这两个馏分按照烃族组成和结构组组成分为烷烃P、环烷烃N、芳香烃中的芳香碳CA和芳香烃中的取代基团A四个集总,共八个集总;将产物分为 汽油G和C1~C4气体与焦炭C,共二个集总。 图9-5-1 催化裂化十集总反应模型 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的发展: 近年来,为适应掺炼渣油的需要,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还开发了催化裂化十三集总反应模型。 中国石油大学在综合考虑提升管反应器中气-液-固三相流动、传质、传热、反应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的流动-反应三维模型。此模型可用于模拟、描述沿提升管高度的整个反应过程,并预测反应结果 。 二、催化裂化再生动力学模型 催化剂上生成的焦炭包括4个部分: 催化焦,催化剂酸性中心由催化裂化副产物反应所生成的缩合产物。 附加焦,原料中的焦炭前驱物(主要是稠环芳烃)缩合反应生成的焦 ,与原料的残炭值有关。 可汽提焦,又称剂油比焦,是因汽提不完全而残留并吸附在催化剂上的重质油。 污染焦,是因为重金属沉积在催化剂的表面,促进了脱氢与缩合反应而生成的焦。 催化剂上焦的元素组成与烧焦后的产物: 焦炭中仍然含有少量的氢(约4~8%),其氢碳原子比为0.5~1.0,同时还含有硫和氮。 焦炭燃烧后的主要产物是CO2、CO、H2O以及少量的SOx、NOx 。 催化剂再生动力学模型: 烧碳动力学和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