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均匀棋盘形路网条件下,轨道交通线网线间距为1.5km时,线网理论密度约为1.33km/km2 ;线间距为4km,线网理论密度为0.25km/km2。 Q:上述结果如何推算得到? 这些指标是根据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特点得出,可在我国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时使用。 伦敦和莫斯科在30km2的市中心范围内,线网密度分别为2.0km/km2、1.98km/km2。 根据我国城市情况,市中心线网密度取1.2km/km2比较适宜。 4) 回归分析法 式中: L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km; P ——城市人口,万人; S ——城市面积,km2; bn,b1,b2——回归系数,如对世界48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回归,其中: 。 以上方法分别体现了城市交通需求、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等主要因素对轨道线网规模的影响作用,应用时可用上式分别计算出应有的线网总长度,然后取其平均值或最大值,作为控制路网规划线路总长度的参考值。 4.5 线网构架的类型 一、路网线路间的基本关系分析 (一)路网按线路布置方式的划分 (1)分离式路网 各条线路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相交,在交叉处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路网中各条线路独立运营,不同线路的列车不能互通。 (2)联合式路网——纽约、伦敦 各条线路在同一平面交叉,交叉处用道岔连接,因此各线路间可以互通列车,乘客可直接到达位于另一条线路的目的地车站。 (二)路网线路之间的基本形态关系 1、线路之间无交叉 2、线路之间交叉一次 3、线路之间交叉两次及以上 二、路网形态结构基本类型 路网几何结构图形 棋盘式网状结构 放射网状结构 放射-环状网状结构 (1)放射形线网——无环放射型 代表城市为捷克布拉格 A 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呈全方位或扇形放射发展。 B 至少以三条相互交叉的线路为基本骨架,逐渐扩展、加密。 C 中心区多点换乘。 D 放射形线网突出优点是: 1)方向可达性较高,维持市中心活力;各线路之间换乘次数少 2)符合一般城市由中心区向边缘区土地利用强度递减的特点。 Q:缺点? 三、路网形态结构的特征分析 (2)设置环线的线网—有环放射型 代表城市为巴黎、莫斯科、上海 由穿越市区的径向线和环绕市区的环线构成 环线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为加强中心区边缘各客流集散点的联系;二为截流外围区之间的客流,通过环线进行疏解,以减轻中心区的交通压力。 轨道交通网络中的环线与城市道路网中的环线,其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为什么? 在城市道路网络中,环线的作用在于分流过境交通,屏蔽中心区道路交通,虽然环线会造成车辆一定程度的绕行,但高速度可以抵消空间上的损失,因此环线对过境或跨区这样的交通出行有较大的吸引作用。 (3)棋盘式线网——北京 棋盘式线网有以下优点: 1) 线网布线均匀,换乘节点能分散布置; 2) 线路顺直,工程易于实施。 缺点:该类型线网对角线出行绕行较大,市区和郊区之间需要换乘;平行线路间的相互联系较差,其客流换乘需要通过第三线来完成。据前苏联有关研究,棋盘式线网的运输效率较放射线加环线线网低18%。 基本思路 初始方案集生成—客流测试—方案评价—推荐线网方案的形成。 4.6 线网规划方案的生成 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4.1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4.1.1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规划工作的意义:科学回答“需求”和“供给”问题以及两者间动态影响关系和科学的平衡关系 需求因素:新城区建设、旧城区改造等土地发展要求,人口、就业变化下的出行要求,交通发展目标要求,城市重要建设项目的交通连接等; 供给因素:线网合理规模、线网合理构架、各条线路合理的运输规模和方式,以及正线、联络线、车站、车场的位置等。 我国关于轨道交通规划的政策 地铁建设条件:准备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 轻轨建设条件:准备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 建设条件(门槛),国办[2003]81号 4.1.2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1.前提与基础研究 主要是对城市的人文背景和自然背景进行研究,从中总结指导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政策和规划原则。主要研究依据是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等。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状和规划、城市工程地质分析、既有铁路利用分析和建设必要性论证等。 2.线网构架研究 线网构架研究是线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跨文化交际中的合作原则.pptx
- 越雪嘉园落地式钢管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doc
- 跨线桥挂蓝施工演示文稿.ppt
- 跨路桥门洞施工基础和技术优化qc汇报.ppt
- 路亚结的打法.doc
- 跟骨骨折的检查与分类.ppt
- 路基排水施工方案10.4.doc
- 路基滑坡与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doc
- 路基挡土墙课程.ppt
- 路基防护工程作业指导书.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