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桩基工程施工课件
* 8.11.1 桩侧、桩底后注浆的施工工艺 桩端及桩周对浆体而言是开放空间,桩底注浆属隐蔽工程,目前的监测手段十分有限,要实现上述目标则主要依赖于好的注浆工艺。好的注浆工艺建立在对桩底注浆机制的正确认识上,它要求因地制宜,严密设计,优质施工,适时调控。桩侧、桩底后注浆流程见图8-33,注浆装置见图8-34 * * 1.注浆管设置与制作 注浆管采用声30mm~声50mm钢管,用榔头将钢管的底端砸成尖形开口。钢管底端30cm左右钻若干个小孔,然后在每个小孔中放上图钉(单向阀作用)再用绝缘胶布再加胶带包裹,以防小孔被浇桩的砼堵塞。钢管可作为钢筋笼的一根主筋,用丝扣连接或外加短套管电焊。 2.桩开始注浆时间 泥浆护壁灌注桩水下混凝土初凝期需7天左右,故注浆时间宜在混凝土初凝(即7~15天左右)后进行。注浆过早,会导致因桩身混凝土强度过低而破坏桩本身;注浆过晚,可能难以使桩底已硬化的混凝土形成注浆通道,从而使桩中心形成低强度区而使浆液流向远处砾石层处。 * 3.压水试验(开塞) 压水试验是注浆施工前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成桩后至实施桩底注浆前,通过压水试验来认识桩底的可灌性。压水试验的情况是选择注浆工艺参数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压水试验还担负探明并疏通注浆通道,提高桩底可灌性的特殊作用。 压水试验不会影响注浆固结体的质量。这是因为,受注体是开放空间。无论是压水试验注入的水,还是注浆浆液所含的水,都将在注浆压力或地层应力下逐渐从受注区向外渗透消散其多余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压水宜按2~3级压力顺次逐级进行,并要求有一定的压水时间与压水量。压水量一般控制在0.6m。左右,开塞压力一般小于8MPa。如一管压水,另一管冒水,则连通了。通常单管压水开塞,如压下的水能连续下灌也行。一般压水开通后应立即初注。 * 4.初注 在压水试验之后,就要将配制好的水泥浆通过高压泵(要求最大压力达10MPa以上的泵)和预埋管注入到桩底砾石层中去。初注时一般压力较小,浆液亦由稀到稠。初注要密切注意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注浆皮管的变化,并注意注浆节奏。同时,用百分表监测桩的上抬量。 5.注浆量 合理的注浆量应由桩端、桩侧土层类别、渗透性能、桩径、桩长、承载力增幅要求、沉渣量施工工艺等诸因素确定。也可根据笔者总结的表8-7进行估算。 在实施注浆中,还需根据压水试验情况及注浆过程中的反应适当调整注入量,并通过对注浆压力、浆液浓度、注浆方法诸因素的调控,将所需注浆量灌注到设计要求范围内。一般灌浆量大,灌浆压力高,加固效果更好。 * 6.注浆压力 在注浆过程中,桩底的可灌性的变化直接表现为注浆压力的变化。可灌性好,注浆压力则较低,一般在4MPa以下;反之,若可灌性较差,注浆压力势必较高,可达4~10MPa,有的用10MPa仍不可注。 浆液的扩散半径与灌浆压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往往倾向于采用较高的注浆压力。较高的注浆压力能使一些微细孔隙张开,有助于提高可灌性。当孔隙被某些软弱材料充填时,较高的注浆压力能在充填物中造成劈裂灌浆,使软弱材料的密度、强度以及不透水性得到改善。此外,较高的注浆压力还有助于挤出浆液中的多余水分,使浆液结合体的强度得到提高。但是,一但灌浆压力超过桩的自重和摩阻力时,就有可能使桩上抬导致桩悬空。因此,这里有一个容许灌浆压力的问题。 容许灌浆压力与地层的密度、渗透性、初始应力、钻孔深度和位置以及灌浆次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但这些因素是难以准确预知的,故通常只能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 7.浆液浓度 不同浓度的浆体其行为特性有所不同:稀浆(水灰比约为0.8:1)便于输送,渗透能力强,用于加固预定范围的周边地带;中等浓度浆体(水灰比约为0.6:1)主要加固预定范围的核心部分,在这里中等浓度浆体起充填、压实、挤密作用;而浓浆(水灰比约为0.4:1)的灌注则对已注入的浆体起脱水作用。水泥浆液应过筛,以去除水泥结块。 在桩底可灌性的不同阶段,调配不同浓度的注浆浆液,并采用相应的注浆压力,才能做到将有限浆量送达并驻留在桩底有效空间范围内。浆液浓度的控制原则一般为:依据压水试验情况选择初注浓度,通常先用稀浆,随后渐浓,最后注浓浆。在可灌的条件下,尽量多用中等浓度以上浆液,以防浆液作无效扩散。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施工单位往往多只使用水灰比为(0.4~0.6):1的浓浆。浆液浓度选择原则是维持注浆压力低时可用浓浆,注浆压力高时用稀浆,最后注入时用浓浆通常在浆液中可放人减水剂(木钙)、固化膨胀剂(UEA)和早强剂(石膏)。 * 8.注浆节奏 为了使有限浆液尽可能充填并滞留在桩底有效空间范围内,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