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屈曲支撑二次刚度在不同位移幅值下取值探析
防屈曲支撑二次刚度在不同位移幅值下取值探析
摘要: 在建筑工程的数值电算分析中防屈曲支撑的一次刚度、屈服承载力及二次刚度与一次刚度比值是主要的输入参数。一次刚度可根据防屈曲支撑钢芯各组成段的结构按刚度串联原理计算,而防屈曲支撑二次刚度在不同的拉压循环幅值下在极限承载力内呈现出随拉压幅值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且逐步趋于稳定值。文章对Q235材质的防屈曲支撑进行试验,并对二次刚度进行了归纳总结。
Abstract: In the numerical value’s computer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s, the primary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 rigidity, yield capacity and the rigidity ratio of the secondary and primary are major input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s of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 steel core’s constituent segments, the primary rigidity could be calculated with rigidity tandem principle, while under the different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cycle amplitudes, the secondary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 rigidity emerges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amplitude within the limits of carrying capacity, gradually tends to a stable value. In this paper, the Q235 material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 is tested, and the secondary rigidity is summarized.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一次刚度;二次刚度;加载制度;数值分析
Key words: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primary rigidity;secondary rigidity;loading system;numeric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3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134-02
0 引言
地震是人类面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强烈的地震往往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随着建筑抗震技术的发展及抗震机理的深入分析,消能减震已成为抗震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防屈曲支撑作为一种特殊的支撑构件,在风荷载或者小震作用下可以同普通钢支撑一样提供抗侧刚度。当出现中震或者大震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作为消能构件通过滞回变形消耗输入结构地震能量,起到保护主体结构降低结构地震响应的作用。在中震或者大震中防屈曲支撑通过钢芯的屈服进行耗能,同时支撑的刚度会减小。
1 防屈曲支撑的主要结构及原理
防屈曲支撑主要由钢芯、无粘结涂层、约束单元组成。
原理:由于侧向受约束单元对芯材的有效约束,可以防止芯材受压屈曲,同时无粘结涂层提供芯材因受压膨胀所需间隙,使得支撑在受拉受压时都能达到全截面屈服,受压承载力与受拉承载力相当,从而充分发挥钢材的滞回耗能作用,滞回曲线稳定饱满。
2 刚度计算
2.1 屈服前刚度(一次刚度) 防屈曲支撑主要受力单元为芯材,由于无粘结涂层的存在芯材与约束单元之间的摩擦力可忽略。因此计算防屈曲支撑的刚度,只需计算芯材的刚度。
在支撑工作段L1未屈服时,芯材的工作段、过渡段、连接段都处于弹性状态,此时支撑一次刚度:
Ku=■=■ (1)
式中K1、K2、K3分别为工作段L1、过渡段L2、连接段L3的弹性刚度。
2.2 理论屈服后刚度(二次刚度) 在防屈曲支撑工作时只有芯材的工作段进入屈服状态,而芯材的过渡段、连接段都处于弹性范围内,理论上此时防屈曲支撑的屈服后刚度:
Kd=■=■ (2)
式中KC、K2、K3分别为工作段L1屈服后刚度、过渡段L2、连接段L3的弹性刚度。
3 实际工作中防屈曲支撑二次刚度
从多次的防屈曲支撑轴向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中,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拉压循环幅值下在极限承载力内呈现出支撑二次刚度随拉压幅值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