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6.求知、求真与求善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专题讲授2:求知、求真与求善 一、以行(实践)而求知(认识) 二、求真知、验真知 三、求真与求善 一、以行(实践)而求知(认识) 知行关系,即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内容。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知行观自先秦时期逐步形成,至孙中山,认识达到了顶峰。建国后,毛泽东发表的著名哲学著作《实践论》,又名为:论知行关系。 (一)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知行观 孔子:“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即认为认识的来源有对立的两个,一是天生的,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孟子:人有一种先天的知识和才能,即“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这种“良知”、“良能”是人内心所固有的,不需要与外界接触,只要尽心去思、,去发现、扩充内心固有的“善端”,就能“知性”、“知天”。这里孟子描绘了一条从思想出发的知在行先的认识路线。 老子则鼓吹“不行而知”,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知不是从行来的,你越是到客观实际中去,知识反而越少。 墨子则承认人的认识能力,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耳目之实”,只有通过感官与外部事物相接触才能得到知识,人的知识来源于客观实际,坚持了反映论。 荀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行”不仅是“知”的来源,而且是知的目的。 王夫之指出:“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知与行的联系是知来源于行。知通过行表现出来,行包含了知 。 孙中山:“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而致其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 (二)马克思主义的知行观 1、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 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 实践主体 中介系统 实践客体 3、行在知先,行重于知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 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昆明凤凰山、北京密云、上海佘山和乌鲁木齐南山4台射电望远镜目前已 投入试工作,它们将为我国计划今年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承担轨道 测量和数据接收等任务。图为1月17日拍摄的昆明凤凰山云南天文台的 大型射电望远镜。这台望远镜直径40米,重约400吨。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嫦娥一号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且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革命的反映论 1、后知后觉与先知先觉——反映论与先验论 物 思想和感觉 感觉和思想 物 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 得于天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也. -------朱熹 2、直行速获与反复认知——直观反映论与辩证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主体 客体 主体 实践 客体 1、缺陷: 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脱离实践,脱离辩证法。 2、优点:能动革命的反映论, 引入科学实践观和辩证法。 主体客体化 客体主体化 3、认识的辩证过程:经验之知到—理性之知—实践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联系和过渡条件 (2)理性认识向实践过渡的必要性及实现条件 (3)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 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不同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联系和过渡条件 第一,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研究,获得丰富的、可靠的感性材料,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提炼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有一定条件 (2)理性认识向实践过渡的必要性及实现条件 这次飞跃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铁物业管理培训课件.pptx
- 工程数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4.doc
- GB T 34520.7-2017 连续碳化硅纤维测试方法 第7部分:高温强度保留率 标准.pdf
- 自编教材审核表(模板).pdf
- 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个案护理PPT.pptx
- [大庆]黑龙江大庆市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选调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笔试上岸试题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ISO9001 14001 ISO45001检查表审核方法全套.docx VIP
- 增光膜规格说明书.pdf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材解读及集体备课课件.pptx VIP
- 2024 离婚协议书 离婚协议(打印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