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脏肝脾证治法则和参考用药
五脏肝脾证治法则和参考用药 【关键词】肝脾的证候;治则和方药
肝、脾的虚实证候,治则和用药及参考用药。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但它们的生理、病理并非解剖刀下直观的概念,而是指脏象中所说的内涵。脏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脏包括五脏和六府,狭义之脏仅指五脏而言。脏者藏于内;象者表现于外。按《内经》“有形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由脏表现于外的象,可诊查到脏的生理、病理;反之,由脏的生理、病理,也必然影响到象的外在表现。例如:肝主藏血,能润精于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因此,肝的证治也包括了:肝脏、胆、目、筋肉、镇痛、解痉、息风等方面的药物。脾主统血、司运化,能运谷气于肌肉、四肢,其华在肉;开窍于唇。因此,脾的证治也包括了:脾、四肢、肌肉、胃肠等方面的用药。所以还包括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用药。现根据本人几十年来的临床经验,分述于下:
1肝病的证治法则与参考用药
1.1虚证
肝阴不足、肾阴亏耗、肝失所养。证候:眩晕不愿看人,头痛绵棉,耳鸣渐起,鸣声低微,经久不已,按之可减,胁肋隐痛,两目干涩、夜盲,肌肉蠢动,手足筋挛、拘急,麻木不仁;按摩转舒。舌质红;苔少或光,中裂。脉弦细兼数。
治则与方药
柔肝:当归。
养阴(益补肝血):当归、白芍、首乌、阿胶、沙苑子等,或杞菊地黄丸之类。
敛肝阳:白芍、女贞子、龟板、鳖甲等。
1.2实证
1.2.1肝气郁结横逆,气机不畅,疏泻无权证治:神志抑郁易怒,头两侧微胀痛,眩晕耳鸣,嗳气吞酸,胁痛腹胀,且流串作痛,便秘或泄泻。舌苔薄;脉弦。
治则与方药
舒肝理气:郁金、香掾、白蒺藜,川练子、桔叶、路通、柴胡、青皮、枳壳、香附、元胡、沉香等;或柴胡疏肝汤之类。
1.2.2肝火上炎,气郁化火,肝火上扰证候:躁怒狂妄,不避亲疏,额热头痛如劈,头晕耳鸣如潮,按之不减,心烦灼痛,目赤肿痛,大便干、小便黄,呕吐苦水。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则与方药
泻肝:龙胆草、芦荟等。
清肝热:羚羊、牛黄、青黛、夏枯草、枝子、元芩、丹皮等;或龙胆泻肝汤之类。
伐肝:元芩、柴胡并用。
1.2.3肝阳妄动,血随气升,横逆络道证候:口眼歪斜,语言謇涩,不省人事,头项抽掣作痛,头目眩晕,行走飘浮,两目歪斜,口吐涎沫,遗尿。舌歪颤动;舌质红,苔微黄;脉弦劲有力。
治则与方药
平肝:玳瑁、石决明等。
熄风:铃羊、钩藤、天麻、菊花、桑叶、全虫、蜈蚣等。
镇肝:磁石、牡蛎、珍珠等。
祛瘀血:桃仁、红花、泽兰、充蔚子等。
1.2.4寒滞肝脉,寒侵厥阴,凝滞经脉证候:恶寒蜷卧,腹痛引胁,得热则舒,小便清长,睾丸胀坠,阴囊收缩。舌质润滑,苔白;脉弦。
治则与方药
温经暖肝:肉桂、艾叶等,或暖肝煎之类。
1.3兼证
1.3.1目赤加青香子、密蒙花、木贼、菊红等。
1.3.2夜盲加羊肝、菊红、石斛、杞果、夜明砂等。
1.3.3淋巴结核加海藻、昆布、山茨姑等。
1.3.4疝气加荔枝核、桔核、小茴香等
1.3.5拘挛加木瓜、怀牛夕、川断、钩藤等。
1.3.6嗳气加生赭石、沉香等。
1.3.7眩晕加菊红、夏枯草、苦丁香等。
1.3.8肝区痛加郁金、枳壳、青皮、生三七等。
1.3.9积聚痞块加三楞、莪术等。
1.4参考用药
1.4.1肝脏使肝脏缩小:丹参、板蓝根等。
肝炎恢复期,使转氨酶下降:五味子等。
阿米巴性肝脓肿:黄连、常山、白头翁、防己、雅蛋子、铁苋菜等。
1.4.2胆促进胆汁分泌:郁金、姜黄、黄柏、枝子、五味子、乌梅、玉米须等。
溶解胆结石:金钱草、海金沙、郁金、芦根等。
利胆:茵陈、枝子、姜黄等。
1.4.3眼目扩大瞳孔:天仙子、蔓托箩、淫羊藿叶、贝母等。
缩小瞳孔:五味.子、杞果、柏子仁等。
1.4.4筋肉抑制横纹肌收缩:厚朴、蝉蜕、元胡等。
兴奋横纹肌收缩:赤芍、淫羊藿叶等。
1.4.5镇痛解痉天麻、钩藤、天南星、篙本等。
1.4.6保肝(防止肝糖元减少)黄芪。
2脾病的证治法则与参考用药
2.1虚证
2.1.1脾阳虚衰,运化无权证候:脘冷腹胀,食入运迟,喜热饮,大便稀薄,小便清长,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治则与方药
温运中阳:附子、干姜、良姜等;或附子理中汤之类。
2.1.2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而下陷证候:语言气短,四肢无力,纳运不健,大便溏薄,便意频,气坠腰腹,脱肛或子宫脱出。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缓。
治则与方药
生阳补中:升麻、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红枣等;或补中益气汤之类。
2.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