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咖啡之战(下)
摘要: 2013年中国咖啡连锁店的销售额已达到200亿元,预期到2017年会突破400亿元。愈来愈多的企业从中看到了商机。
一切与咖啡无关
虽然麦咖啡等快餐巨头希望留住更多的堂吃客人,但国内大城市的消费者还是习惯去美国品牌星巴克或英国品牌咖世家消磨时光。很多喝咖啡的国人私底下坦承,如果是盲测,不同品牌的同品类咖啡未必喝得出区别,但约会首选还是更有腔调的咖啡馆,哪怕是外带咖啡,杯套上的Logo是否足够有范儿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而旨在提供外带咖啡的便利店,提供的仅仅是咖啡罢了,这对于星巴克等以氛围为卖点的连锁咖啡店而言根本就构不成威胁。
目前星巴克已经用上了全自动咖啡机,通常30秒就能完成一杯咖啡的制作。而星巴克主要的竞争对手咖世家还在使用半自动咖啡机。这种咖啡机更强调员工手工制作的经验和技巧,咖啡的口味也会更浓郁。全自动咖啡机不仅可以让星巴克提高制作饮料的速度,同时员工经过简单培训也可以快速上手,符合快速扩张的需要。
对此,星巴克解释说,星巴克提供多种咖啡煮制方式,其中包括法压壶、手冲方式、咖啡机等。“在门店设备允许的情况下,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截止2014年年末,中国大陆已达到1500家星巴克门店的规模。“我们只采购世界上最顶尖的3%的高品质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它们来自世界上三大咖啡产地(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亚洲太平洋地区)的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
1989年,美国都市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Ray Oldenburg)在著作《绝对的地方》(The Great GoodPlace)中提出“第三空间”――家庭和办公室以外、人们希望度过美好时光的场所,这一概念被星巴克掌门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吸收并发展成星巴克文化的基石,星巴克俨然成了小资人士的“客厅”。
咖啡,早已不是星巴克的最大噱头。星巴克前执行副总裁霍华德?毕哈(HowardBehar)曾出过一本书,名字就叫《一切与咖啡无关》(It’s Not About The Coffee),指出星巴克从来就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咖啡馆,咖啡只是它盈利的一部分。
作为中国内地最能和星巴克一争高下的咖世家而言,同样诞生于1971年,却比星巴克晚了8年才进军中国市场。咖世家的母公司WhitBread集团位列英国上市公司前100名。经过8年耕耘,这个英国品牌在中国拥有300多家门店(相当于星巴克在上海的门店数),其中上海超过95家。咖世家对表示,“咖世家在中国有两家合作伙伴,北京华联集团负责北方区,悦达集团负责华东区,华南区,中部及西南区。”
据悉,咖世家选用热带雨林联盟认证的6种阿拉比卡咖啡豆和1种罗布斯塔咖啡豆混合配比而成,只有1%的咖啡豆能符合咖世家的品质标准。所有采购后的咖啡豆均在位于伦敦Lambeth烘焙工场生产,供全球门店使用,中国也不例外。
和咖世家相比,星巴克在控制成本方面更有一套。即便顾客在星巴克店内坐下喝咖啡,如今也只使用纸杯而不是马克杯。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减少洗杯的人工成本。而且在中国,木制的搅拌棒被换成了绿色塑料的,牛奶供应商从进口品牌换成本土品牌。
在2014年12月星巴克公布的最新“五年规划”中,中国是增长最快的市场,星巴克计划到2019年在中国的门店达到3400家。这意味着星巴克在5年内要让中国的门店数翻一番。据悉,目前星巴克在中国有两种经营模式:在江浙沪以外地区是直营市场,由星巴克咖啡公司直接经营管理;在江浙沪地区,由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其中台湾统一集团与星巴克公司各占50%股份。
美国自由撰稿人泰勒?克拉克(Taylor Clark)在2007年出版的《星巴克:关于咖啡、商业和文化的传奇》(Starbucked:A Double Tall Tale of Caffeine,Commerce and Culture)中指出,星巴克最强大的部门是房产部,因为咖啡只占到总运营成本的10%,而高涨的租金才是支出大头。在星巴克上升期,美国很多小地方或者不太发达的商业中心甚至“恳求”它去开业。
星巴克在中国内地如此有底气大规模扩张,算是回应了《华尔街日报》一年前的观点:“要想界定中国城市级别,或许可以先去数数星巴克咖啡店的数量”。由于公司规定,星巴克中国并没有公布各大城市的门店数字。但从美人鱼Logo在上海出现的路径,也许可以推测出它的选址策略――在大量商务楼宇或是大型商场落户,周边消费水准与星巴克的消费层级相符。
星巴克2000年进入华东地区,当年5月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选址就在淮海路力宝广场。同年共有9家分店登陆上海,从淮海路,到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再到静安寺,中山公园、徐家汇,只要是成熟的商圈,都有星巴克的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