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拿到体检报告,只是健康管理第一步
健康管理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美梦。体检只是通往这个美梦的一个起点,如果不能打通路上的障碍,体检行业整体都将陷入没有出路的泥沼
起床之后,量血压、测心率、检晨尿,将获得的数据输入手机软件,结合体检呈现的健康状况,手机会提醒你今天该吃什么菜、做多少运动;若是吃得不对或运动量不够、对自己的身体不利,手机会自动报警,甚至私人医生会打来电话提醒。在不久的将来,这是科学、定制化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它的实现,有赖于健康体检得到的全面数据,与之后跟进的健康管理。
在中国,每年约有3.5亿人接受体检。不同于以往的“查病式”体检,如今的体检行业正借助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健康管理进阶,剑指慢性疾病。 体检只是慢病管理的起点
经过女儿的多番软磨硬泡之后,65岁的李佳珍终于同意做一次全面的体检。2017年3月11日一大早,在女儿张彤的陪同下,李佳珍来到位于北京东城区的一家体检中心,两小时后,体检完毕,略显疲倦的李佳珍坐在餐厅里吃早餐。
上一次李佳珍参加体检是五年前,当时在陕西宝鸡市的老家。那年开春,县里的人民医院组织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体检,在村里工厂打工的李佳珍没赶上。“去了20多个人,5个查出癌症。”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李佳珍仍心有余悸,“刚开始觉得,没病为啥要体检,医院让免费体检,不就是为了多拉人去做手术!一下子查出这么多癌症,真是太吓人。”
寻思半年,李佳珍最终花300多元在县人民医院做了一次全身体检。那次体检,像是受了三小时的罪,李佳珍印象最深的是,排队、找科室,没人引导,医生护士个个面孔呆板。李佳珍没查出担心的癌症,却查出了糖尿病。体检报告随手被扔在抽屉,再没用过。
那次经历和北京的这次体验有天壤之别。这次李佳珍购买的是900多元的老年人体检套餐,不仅有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腹部彩超、胸部正位等常规检查,还有女性盆腔彩超、乳腺彩超、尿酸、生化4项等女性专项检查。 电子化数据、互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让体检升级成为可能。
医生还问她的病史、家族病史,甚至平常喜欢吃什么菜、睡眠如何、运动多少。坐在一旁的张彤,正在下载这家体检机构的APP客户端,“有电子数据报告,医生们会给一个清晰的综合健康评估。我们可以咨询报告中超标的项目”,和母亲不同,张彤更看重如何按评估结果,帮助母亲预防糖尿病在内的慢性病。
慢性病是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导致86.6%的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阻肺四大慢病占死亡总人数的79.4%。尤其高血压、糖尿病,在中国发病率呈现攀升之势,每14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每7人中,就有1人有高血压。
2月14日,一份事关13亿中国人健康福祉的中长期规划发布。在这份《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下称《规划》)中明确宣称,到2020年,力争30岁-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降低20%。
这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彼时,国人慢性病危险因素将得到有效控制,可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慢性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成因复杂,很难治愈,要降低死亡率绝非易事。关键在早发现、早治疗,并配合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因此,从体检到医院的中间环节,是管理、控制慢性病的阵地,也是体检行业延伸服务链、自身变革的“主战线”。
让一次体检贯穿整个健康管理的理念,这是当下体检机构的目标。体检完成后,通过可移动平台,人们拿着数据与医生互动,配合运动、饮食等定制方案,传递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患者少吃药。
“体检只是数据采集环节,之后再加上评估、干预,才实现了健康管理。”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查了不管,只是像以前那样搁一边,跟没查一样。”
自197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艾丁顿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起,今天美国每10人中就有7人享有健康管理服务。可视化数据,将这种服务推上一层楼,人们的身体状况被做的像“晴雨表”一目了然。也许你并不十分关心疾病,但每天也会看看天气。 为什么新盈利模式难出现
健康管理成为热词,始自2003年的“非典”,公众广泛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性,私立体检机构随之兴起,尝试做健康管理。当卫生主管部门提出“战略前移和重心下移”策略后,公立医院才警醒,循着私立体检机构的步伐,进入这一服务领域。
“私立体检机构运作了两年左右后,整个体检行业逐?u接受健康管理的概念。”曾强说。到2007年,几乎所有的三甲医院都介入以体检为主体的健康管理业务。
竞争在所难免。
2002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韩小红创办慈铭体检,站到了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