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古诗词诵读讲稿新人教版
相 见 欢 李煜 这首词是李后主被囚之后所写,深刻细腻地刻画出词人的矛盾心理和无法排遣的苦楚与怅惘之情,表达了词人身为亡国之君的无奈与哀痛。 * 课外古诗词诵读 赠 从 弟(其二) 刘桢 这首诗以松柏为喻,采用比兴的手法,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诗人借此勉励他的堂弟坚守节操,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作者在线 作者 刘桢 生卒年 ?—217 字 公干 籍贯 东平 朝代 汉末 社会地位 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代表作 《赠徐干诗》《斗鸡诗》《公燕诗》等 (凉山中考)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赠 从 弟(其二)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 (2)请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的表达作用。 〔解析〕 (1)从题目“赠从弟”不难看出此诗虽明写“松”,但实借咏松表达了作者对品德的坚守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2)此题考查对诗歌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一何”的意思,结合《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中“一何”是“多么”的意思,再结合《赠从弟》一诗的具体语言环境解答即可。 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品德的坚守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合起来赞扬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阔,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1.作者在线 作者 王勃 生卒年 650—676/684 字 子安 籍贯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朝代 唐代 社会地位 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代表作 《滕王阁序》《咏风》《江亭夜月送别》《山中》等 2.背景回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官名,唐人称县尉为少府。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为他送行,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河南中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解析〕 (1)此题考查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抓住后两联仔细揣摩。 (2)此题考查诗歌重点词语的赏析,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诗句意思进行分析。 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本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心绪,表达了他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者在线 作者 陈子昂 生卒年 661—702 字 伯玉 籍贯 梓州射洪(现在四川) 朝代 唐代 社会地位 诗人、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代表作 《感遇》诗38首,《燕昭王》《春夜别友人》等 (荆门中考)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慨,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