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形象上课用课件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①虚实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②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失意和思乡之情。 ③借景抒情,末句借“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愁思表露无遗。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①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所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②韦诗的 “灯前”透露出诗人的思乡的孤寂、惆怅。 ③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愉快交谈,是表达诗人开心惬意之情。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诗歌手法之一:虚实结合 何谓虚? 即空虚,空无所有;即心想、做梦为虚 何谓实? 即真实,实在。即眼见为实 《卜算子?咏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实写 虚写 答题模式: 1、手法:(虚实结合) 2、结合诗句解析:实写的是什么?虚写的是什么? 3、妙处:虚实结合,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突出) ……之情。(丰富是……画面,也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鉴赏诗歌的形象 考查角度 命题方式 人物 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诗中…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景象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中的景物有哪些特点? 物像 这首诗某事物形象是怎样的?简要分析/这首诗某事物有什么特征?/诗人塑造某事物形象有什么意义?简要分析。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用第一人称来),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多用第三人称,也可暗指自己) 识记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见解题精要) 命题方式: 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诗中…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鉴赏人物形象的“四步” 第一步:找,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第二步: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第三步: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分点说明、概括,切忌以译代析。 第四步: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里合答。 看例子 (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组织答案】① 行为洒脱 ② 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看例子总结答题模式 ①诗中…的形象特点是…(思想性格特征的词)/诗中塑造了一个…的……形象(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②通过…(诗句)的描写表现了其…(特征) ③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体现了…的社会现实 练习 《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答:①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③ “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6分。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景物形象 1.含义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考查意境类。 景物形象常见的命题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看例子 (2014·大纲全国卷)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