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的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
第五章 儿童的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 游戏: 头脑风暴 参与人数:?5~7人/组? 时间:?10分钟? 材料:?铅笔/花瓶/ 手机,请大家在1分钟以内想出尽可能多的用途。 每个组选出一人记载本组所想出的主意的数量,在一分钟之后?,推选出本组中最新奇、最疯狂、最具有建设性的主意,想法最多、最新奇的组获胜。? ? 规 则:? (1)不许有任何批评意见,只考虑想法,不考虑可行性。 (2)想法越古怪越好,鼓励异想天开。? (3)可以寻求各种想法的组合和改进。? 总结? 1.人的大脑是一个无比奇怪的器官,它所蕴藏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在短时间内,聚?精会神努力搜索大脑会有助于许多创造性思维的提出。? 2.不要嘲笑人们想法的异想天开,要知道科技和人类的进步正是建立在一项一项的异想天?开的基础上的。试想,如果不是古人一直希望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又怎么会有莱特兄弟?历尽艰辛去制造飞机?如果没有千里传音的想像,又怎么会有现在电话的产生?? 3.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头脑风暴往往用来解决诸如创意之类的难题,但是它还取决于一个?环境氛围的因素,只有在一个民主、完全放松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异想天开地解决问题。 吉尔福特在《创造性才能》一书中曾提出过“狭义创造性”与“广义创造性”的观点,前者是“最能代表创造性人物的特征的那些能力”,后者则指创造性人格,是“一个代表创造性人物的那些特征的组织方式的问题”。 他认为狭义创造性并不能保证必然“产生具有创造性质的结果”,保证这种结果的是创造性人格,因而又把这种人格称为“创造力生产力”。 这种理论被西方一些学者视为经典,对我们研究创造教育极具参考价值。 1920-192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推孟通过追踪研究天才儿童,发现最大成功者与最小成功者差别最大的四种品质为: 取得最后成功的坚持力; 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 自信心和克服自卑感的能力; 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实现目标的内驱力。 可见,创造潜力的开发,需要培养其创造性人格,需要健全人格的铸造。 中国新闻网上发表的《谁在扼杀中国青少年的创造能力?》一文披露了2002年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调查问卷的结果。 同时具有“自信心与合作性”、“兴趣与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意志力和进取精神”被专家认为是一个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的青少年所应该必备的。然而,只有7.3%的中国孩子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 在1998年和2000年的调查中,这一数字分别为4.7%和11%。 中国孩子缺乏创造人格。这一数据再一次让人们对中国孩子创造人格的培养表示担心。 一、创造性人格的概念 英文中的人格(personality)一词, 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即“面具”的意思。 对于人格概念的界定,学术界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如奥尔波特认为“人格乃是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卡特尔认为“人格乃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某一情况下所做行为反应的特质”,艾森克认为“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能力或生理特征”,吉尔福特认为“人格乃是个人特质的独特形态”。 每个定义都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也各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心理学概念的“人格”与我们日常概念的“人格”不同,它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独特性,它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个性绝对相同的人; 二是稳定性,人格不是指某人的在一时或一事上所体现出的心理特点; 三是整体性,人格由多种因素组成,这些因素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四是社会性,它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实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创造性人格的价值的实质是因为它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机构,是引发、维持、促进、调节和监控创造活动的心理特征的有机总和,并折射出“主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 。 创造性人格,通常又称“创造人格”,这在学术文献和日常语言中十分常见。但严格地说,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创造人格是指创造者所具备的人格特征,而创造性人格未必是创造者所独有的,一般人(包括中小学生)都可能具有创造者身上的某些特质。我们称之为“创造性人格”而不是称之为“创造型人格”的原因即在于此。 目前心理学界有些人误认为创造者身上肯定具有创造人格的所有特征,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些科学家的个案分析也不能支持这个结论。只能这么说,他们身上具备部分创造人格特征,而不是某些人所理解的全部特征。 所谓的全部特征不过是心理学家们对许多创造者人格的整体概括而已。 我们没有必要认为一般人具备少量或某些创造人格特征就不能从事创造活动,影响创造的因素除了人格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影响的机制也是非常复杂的。 更没有必要认为将儿童培养为创造性人才,就一定要把创造者所有的人格特质培养出来。只要加以科学引导,就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题目和答案.doc
- 九省联考【安徽省】2024届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毕业论文参考-基于ANSYS的连杆应力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docx VIP
- 北京市海淀区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初中数学第6章《实数》单元作业设计.pdf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无人机航飞与倾斜摄影测量入门与应用》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 履带吊安拆监理细则.docx
- JC/T 547-2017 陶瓷砖胶粘剂.docx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