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3 隆中对教学案
隆中对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了解?“?隆中对策?”?的核心,明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及根据,并学习文章选材精当,详略分明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叙写议论的写法,领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课时安排】三 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演示等【教材及学情分析】?本文中的故事在《出师表》和《三国演义》中都有不同角度的描写,九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已经有一定水平,因此对教材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可适当加宽加深。[?教学设想?]?1?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2?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教学准备?]? 在正式授课前一星期,可布置学生课余阅读《三国演义》中一些描写诸葛亮的精彩片段,对诸葛亮的性格、才能、人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 利用第一课时,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培养其较好的文言语感,并借助课下注释或一些古译今之类的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出师表》。试试能不能背诵一下其中的第六段:“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提示学生背诵之后,提问:这一段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讲的是哪一件事?学生很容易回答:三顾茅庐。教师接着明确:对,这是诸葛亮自己深情回顾的,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也都有所了解。那么,历史书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隆中对》这篇文章,它节选自史书《三国志》
二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三辅助资料
1作者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2、时代背景简介: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徭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
四 熟读课文,疏通文字
1、听读或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语音,节奏分明,语气流畅,感情充沛。
2、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 陇亩:田地。好:喜欢。 每:常常。 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友善:友好。 信然:确实这样。
3、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驻军防守。 器:器重、重视。 谓……曰:对……说。 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 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
枉:委屈。 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拜访。
4、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由是:因此。 遂:于是,就。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总共。 乃见:才见到。
因:于是。 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汉室:指汉朝。 倾颓:崩溃、衰败。奸臣: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窃命:盗用皇帝的命令。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信:通“伸”,伸张。遂:就。用:因此。 猖獗:这里是失败的意思。已:停止,罢休。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
5、翻译第4段到完,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已来:已,通“以”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非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泰和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1 随机事 件.doc
- 江西省泰和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圆和圆的位置关系.doc
- 江西省泰和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圆锥的侧面积.doc
- 江西省泰和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3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doc
- 江西省泰和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1.2 概率的意义.doc
- 江西省泰和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点和圆的位置关系.doc
- 江西省泰和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3.2 中心对称(二).doc
- 江西省泰和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doc
- 江西省泰和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二).doc
- 江西省泰和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弧长及扇形的面积.doc
- [新人教版]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5 词五首教学案.doc
- [新人教版]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4 外国诗两首教学案.doc
- [新人教版]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2 心声教学设计.doc
- [新人教版]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3 星星变奏曲教学案.doc
- [新人教版]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案.doc
- [新人教版]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7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案.doc
- [新人教版]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9 故乡教案.doc
- [新人教版]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8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doc
- [新人教版]山东省泰安市新泰2015八年级语文下册 10《组歌》学案(含答案).doc
- [新人教版]山东省泰安市新泰2015八年级语文下册 11《敬畏自然》学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