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溶性低聚壳聚糖的工艺探究-开题报告
开 题 报 告
学号姓 名 郝建涛 指导教师 陈琼 系别 化工与制药工程研究所 专业/班级 应用化学12101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水溶性低聚壳聚糖的工艺探究 题目类型 应用研究 选
题
目
的
及
意
义 甲壳素,又名几丁质、甲壳质、壳多糖等.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甲壳素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如海蟹,海洋贝壳类,软体动物软骨,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多糖,素有:人体第六要素的美誉.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因而具有广泛的用途。但由于其分子量大,水溶性差,在人体内不易被吸收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低聚壳聚糖是壳聚糖经降解生成的一类低聚物,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阳离子高分子材料。低聚壳聚糖的水溶性显著性提高,其不仅保留了高分子量壳聚糖的功能特性,而且还有许多独特的生理活性和功能性质,具有更有魅力的新用途。低聚壳聚糖是含有氨基的碱性多糖,与生物组织的兼容性好,能够促进组织再生,并且能够吸引带负电荷的血小板和红细胞。从而增加血小板粘附和血栓的形成。这一性质使得低聚壳聚糖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止血剂。它的许多优越的生物活性和功能性质不断地被发现,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大。 设 计(研 究)现 状 和 发 展 趋 势 低聚壳聚糖是壳聚糖经降解生成的一类低聚物,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阳离子高分子材料。低聚壳聚糖的制备主要从生物体内提取,基本过程是:从生物体(蟹壳,虾壳)内提取甲壳素,一般是用传统的酸碱法。用一定浓度的酸脱钙,用一定浓度的碱脱蛋白,用双氧水高锰酸钾脱色素,使其得到甲壳素然后甲壳素脱乙酰可得壳聚糖,目前制备低聚壳聚糖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法,生物降。解法,物理降解法,酶水解法,将得到的壳聚糖进行纯化和降解最终获得到不溶于水的低分子量壳聚糖.由于社会发展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传统的酸碱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发展,近几年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发现有项发明可以利用丝状真菌将木糖转化为壳聚糖,从而提高了壳聚糖的产率.在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低聚壳聚糖的许多优越的生物活性和功能性质不断地被发现,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在日本低聚壳聚糖已经被广泛用于抗肿瘤保健食品的添加剂。
课
题
研
究
的
主
要
内
容
完成从生物体内提取壳聚糖的工艺,包括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两大部分,实验操作主要是:通过单因素探究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和改良过程中加入助剂乙酸的量,不同时间,一定温度下对脱钙的影响使其脱钙率达到22%-24%左右以达到实验所需的标准。还有不同碱浓度、时间、温度对脱蛋白的影响使其蛋白含量<7%以达到实验的标准。目的在该条件下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数据处理主要是:根据实验得到的最佳参数用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得到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一个扩大规模的投入生产。 课
题
的
工
作
方
案 拟采用以下设计步骤:
一, 提取壳聚糖实验操作部分
1.设计方案的确定;
2.酸脱钙的阶段;
3.碱脱蛋白阶段;
4.高锰酸钾脱色素阶段;
5.甲壳素脱乙酰阶段;
6.壳聚糖纯化阶段;
7.壳聚糖降解阶段;
二, 响应面数据处理及计算部分
1.脱钙阶段不同因素的影响-最佳参数;
2.脱蛋阶段不同因素的影响-最佳参数;
3.脱色素阶段不同阶段的影响-最佳参数。
课 题 研 究 有 无 困 难
准 备 如 何 解 决 一、课题研究中的困难
1、对从生物体内提取壳聚糖的实验设计没有经验。
2、对实验的改进中用到响应面的方法不太明白。
3、由于学校数据库的不完善文献资料的收集不方便。
二、解决方法
1、和同学一起探究,自己准备。
2、购买相关的书籍,查阅相关文献。
3、对于学校数据库不完善,找同学共享其他学校的资源。 主要参考文献 [1] OdierA. 甲壳素的化学及应用[J].期刊, 1984,6 (11):26~31.
[2] 郭振楚. 甲克素研究进展 [J]. 美国及欧洲销售工业, 1997, (2):29~38.
[3] 卢凤琦. 壳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0~30.
[4] 邵建华, 叶振奇.壳聚糖的生产及三废处理 [J]. 陕西化工,1999,28 (4):35~38.
[5] 周安娜,张文艺,张国栋.壳聚糖制备新工艺及生产废水处理 [J].合成化学,2003,11 (2)163~167.
[6] 陈凌云.可食性纤维素一人体第六生命要素[J] .山东食品发酵.1997, 3:46~51.
[7] 陈昌康.天然型固发剂的研究及卷发保护测定 [J].广西轻工,1995,2(1):18~21.
[8] Cuezo.虾壳综合加工工艺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9):53~54.
[9] Krause.壳聚糖在食品中的开发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中国食物与营养, No.0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