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鉴赏——傣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歌鉴赏——傣族

少数名族民歌鉴赏 ——傣族 Contents 民 族 概 况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热带、亚热带的坝子上,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自治州和耿马、孟连及新平、元江、景江、双江、金平等自治县。 傣族以种植水稻为主,有比较完整的耕作体系。 根据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傣族人口有126万,绝大多数的傣族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对傣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十分明显。 傣族有着自己的文字、历法和文献 民 族 概 况 民 族 节 日 民 族 节 日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傣历六月(公历四月中旬)。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妇女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赕佛),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 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有祭祀拜祖先、堆沙、泼水、丢沙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节目,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 泼 水 节 民 族 节 日 民 族 节 日 关 门 节 “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祖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9月15日(农历7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3个月。   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 关门节开始后,也就进入农事繁忙季节,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劳动,人们定下许多戒规:禁止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嫁娶活动;和尚不得随便外出;进奘拜佛的人不能远离家庭或到别家去过夜;任何人不得进佛屋,上佛台,拿佛的东西等。直到3个月后,即开门节时,人们才又恢复关门节前的一切正常活动。 民 族 节 日 “开门节”,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于中原佛教的解复。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 献。祭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开 门 节 民 族 节 日 民 族 服 饰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上面穿一件白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前后衣襟刚好齐腰,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 民 族 服 饰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 民 族 舞 蹈 居住在山川秀丽的西双版纳中的傣族人民,同时也是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他们用泼水节这样的特殊形式表达着对水的特殊感情。这种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同样孕育了繁多的舞蹈种类。除了比较熟悉的孔雀舞这样的表演性舞蹈,还包括祭祀性舞蹈、武术性蹈等形式多样的舞蹈种类。这些舞蹈大多婀娜多姿,节奏缓慢,但也有轻快明朗的舞蹈。 民 族 舞 蹈 民 族 舞 蹈 象脚鼓舞 民 族 舞 蹈 民 族 舞 蹈 民 族 舞 蹈 民 族 民 歌 傣族能歌善舞,田边地角,火塘边到处都是唱歌的地方。传说傣族民歌有“三筛半”,一眼筛洞一首歌,三天三夜唱不完。有古歌、酒歌、情歌、山歌、儿歌等。乐器主要有葫芦丝、弦子、三弦、二胡、笙笛、木叶等。傣族的民歌以“情歌”最丰富。《凤凰诗》、《鹦鹉之歌》、《逃婚情诗》等,是傣族情诗的代表作。 民歌在形式上比较自由,韵律不很严格,曲调节奏也较灵活,各地唱腔多有不同。根据唱腔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城子山歌、坝子山歌、芒市山歌、瑞丽山歌、鹦鹉歌(以上德宏地区)以及情诗调、甩、索(以上西双版纳及孟连等地)等多种形式。德宏大部分地区曲调鲜明、重音突出,西双版纳一带滑音、装饰音较多。而瑞丽山歌则活泼、爽朗,各有特色。但总的说来,傣族民歌的风格都较为柔和优雅,抒情色彩比较浓厚。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