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高层住宅4.26
第五章 高层住宅
第一,步行的楼梯已被电梯取代成为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
第二,由于建筑高度增加,使建筑的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大大增加。
第三,在排水,供电,疏散,防火,防烟及安全上都有新的要求。
第四,高密度的居住现状,对居民的心理状态,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结构的动态平衡,居住区的空间组织等都带来新的问题.
第五,高层住宅一次性投资大,常维修,管理费用多,要考虑经济因素
第六,新的结构形式带来新的施工方式,同时也影响到设计方法和建筑的处理
第七,中高层还有其特殊的问题,涉及到节地,经济,使用舒适等方面的综合因素.
第一节 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
一,电梯的设置
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主要是电梯,电梯的设置必须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修订))中规定,“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高层住宅的电梯使用是否方便,与电梯的数量、等候电梯的极限时间有关。多设电梯当然使用方便,但造价会相应增加。要解决舒适与经济的矛盾,必须客观地确定电梯使用的数量及等候电梯的极限时间。
许多国家都指定了电梯定量的客观标准,以在电梯运行的高峰小时内,乘客等候电梯时间的平均值为计量标准,单位是秒。美国对于住宅的标准是:60S120s之间,小于60s为理想,小于75 s为一般,小于90s为较差,120s为极限值。英国和日本住宅的标准是:60_90s之间。
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可以采用电梯隔层停站或隔三层停站的方式,多用于板式高层住宅中。
近年来,在高层住宅中出现了隔层错层跃廊式。隔层错层跃廊式就是电梯停靠站与楼层错半层,从电梯的交通廊上半层或下半层到达住户楼层套型单元的入口处,这上下半层的楼梯是垂直不贯通的,很好的避免了交通廊对住户居室的干扰.
二.楼梯的设置
高层住宅中的电梯是作为正常情况下的交通工具,楼梯在高层住宅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楼梯可以作为近距离楼层的垂直交通。关键是在非常情况下,楼梯是楼层居民疏散的惟一通道:因此楼梯的位置和数量不仅仅关系到使用的方便,它还是居民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1年修订))规定,“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门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但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0m。”
高层住宅中,楼梯与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主要工具,一般结合在一起设置,形成垂直交通枢纽。在塔式高层住宅中形成交通核心,在板式高层住宅中,楼梯设置则要充分考虑疏散的距离和疏散人流的数量。根据规范的要求,合理地设置楼梯的位置与数量。(见图4-2)
第二节高层住宅的消防和疏散问题
一.高层住宅的分类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2001年修订))规定:高层住宅、十九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为一类高层建筑;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为二类高层建筑。
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二.高层住宅的防火间距
从建筑防火要求而确定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称为建筑防火间距。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2001年版)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45—1995(2001年修订))对其适用范围的建筑防火间距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这些规定是综合考虑满足消防扑救需要和防止火势向邻近建筑蔓延以及节约用地等几个因素,并参照已建成的建筑防火间距的现状而确定的。
三、高层住宅的消防与疏散
消防与疏散是高层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高层建筑面积大,设备管道竖井多,火灾时容易对火焰和热气流产生抽吸作用,是助火蔓延扩展的捷径。高层建筑楼层高,使用人数多,一旦发生火灾,非常难于疏散。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对消防与疏散问题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防火与防烟
1.防火分区
高层住宅内应该把建筑分隔成几个防火区,如果发生火灾,能将火势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不至于扩大、蔓延,使居民尽快地疏散,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高层建筑内一般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2001年修订))规定: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4.7的规定。
表4-7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
┃ 建筑类别 ┃ 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m。 ┃ 建筑类别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