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讲稿 (乐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窒息复苏讲稿 (乐燕)

退出喉镜 用一手指将导管按向上鄂 撤出喉镜 (及金属芯,如果有的话) 撤出喉镜时固定导管 气管内的导管定位 端-唇距离测量法 体重 (kg) (到上唇cm) 1* 7 2 8 3 9 4 10 * 体重小于750 g 的婴儿可能只需要插入6 cm。 (五)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 6. 确定导管的位置正确方法: (1)胸廓起伏对称; (2)听诊双肺呼吸音一致,尤其是腋下,且胃部无呼吸音; (3)无胃部扩张; (4)呼气时导管内有雾气; (5)心率、肤色和新生儿反应好转。 (六)胸外按压 1. 指征:100%氧充分正压人工呼吸30 s 后心率 60次/ 分或60-80次/ 分之间不增加。应在继续正压通气条件下,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2. 方法:应在胸骨体下1 / 3 进行按压: (1)拇指法:双手拇指端压胸骨,根据新生儿体型不同,双手拇指重叠或并列,双手环抱胸廓支撑背部。此法不易疲劳,能较好的控制压下深度并有较好的增强心脏收缩和冠状动脉灌流的效果。 (2)双指法:右手食、中两个手指尖放在胸骨上,左手支撑背部。其优点是不受患儿体型大小及操作者手大小的限制。 按压深度约为前后胸直径的1 / 3,产生可触及脉搏的效果。按压和放松的比例为按压时间稍短于放松时间,放松时拇指或其他手指应不离开胸壁。 (六)胸外按压 3. 胸外按压和正压人工呼吸需默契配合:避免同时施行。胸外按压频率为 120 次/ min,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应为3: 1,。因此,每个动作约1 / 2 s,2 s 内3 次胸外按压1 次正压呼吸。30 s 后重新评估心率,如心率仍 60 次/ min,除继续胸外按压外,考虑使用肾上腺素。 胸外按压: 2人操作 一人 按压胸廓 一人 进行通气 胸外按压:方法 胸外按压的两种方法:拇指法(A)和双指法(B) 胸外按压:拇指或手指的放置 按压胸骨下三分之一段 闭开剑突 胸外按压 拇指法 压力必须用在胸骨上 拇指法胸外按压时,正确和不正确的用力 胸外按压:双指法 一至手的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的指尖按压胸骨 另一只手支撑背部 胸外按压时正确的手指位置 触觉刺激 ? 2000 AAP/AHA 刺激新生儿呼吸的可行的方法 有潜在危害的刺激方法 拍打婴儿背部 挤压胸廓 迫使大腿贴到腹部 扩张肛门括约肌 热敷、冷敷、或沐浴 摇动 ? 2000 AAP/AHA 先是吸引口腔,然后是鼻子 清理气道: 没有胎粪存在 ? 2000 AAP/AHA 吸引口腔和鼻子;“M”在“N”之前 通畅气道 ? 2000 AAP/AHA 复苏时正确和不正确的头位 (二)常压给氧 指征:新生儿呼吸正常,心率>100次/分,却有发绀时。 应给予高浓度的氧,浓度至少80%,氧流量5升/分;分为管子和面罩给氧。 氧气浓度表 100%氧气每分钟5升 氧浓度 管道 面罩 约80% 距鼻孔1.25㎝ 约60% 距鼻孔2.5㎝ 紧贴儿面 约40% 距鼻孔5.0㎝ 轻置儿面 (四)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1. 指征: (1)触觉刺激后无规律呼吸建立; (2)或心率 100 次/ min; (3)或持续的中心性青紫。 常压给氧 如新生儿有呼吸,但是有中心性紫绀,则常压给氧。 充气式气囊flow-inflating bag 氧气面罩 氧气管 ? 2000 AAP/AHA (四)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2. 方法: (1 )最初的几次正压呼吸需要30 ~ 40 cm H2O (1 cm H2O = 0. 098 kPa),以后维持在20 cm H2O; (2)频率40 ~ 60 次/ min,吸呼比1:2,以可见胸动和听诊呼吸音正常为宜; (3)充分的人工呼吸应显示双肺扩张,由胸廓起伏、呼吸音、心率及肤色来评价; (四)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4)如正压人工呼吸达不到有效通气,需检查面罩和面部之间的密闭性,是否有气道阻塞(可调整头位,清除分泌物,使新生儿的口张开)或气囊是否漏气,面罩型号应正好封住口鼻,但不能盖住眼睛或超过下颌; (5)经30s 100%氧的充分人工呼吸后,如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 次/ min,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人工呼吸。如自主呼吸不充分,或心率 100 次/ min,须继续用气囊面罩或气管导管施行人工呼吸,如心率 60 次/ min,继续正压人工呼吸并开始胸外按压;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