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盖压缩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器盖压缩模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器盖压缩模设计 王洪臣 机械系08模具1班 2010/12/3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录 设计课题——电器盖压缩模设计 08模具1班王洪臣 一、引言 2 二、压缩零件工艺分析 3 1.原材料分析(酚醛 图1 二、压缩零件工艺分析 1.塑件及原材料分析(酚醛~~ 图2 塑料的加压方向与分型面 图3组合式型腔结构 图4凸凹模的配合形式 四、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1)凹模工作尺寸计算 平均收缩率取S=0.8% 型腔的径向尺寸 L为塑件尺寸,=/3,代入数据得: L=(31+31×0.8%-×0.28)=31.04 型腔的高度尺寸 H为塑件尺寸,=/3,代入数据得: 型芯工作尺寸的计算: 凸模径向尺寸: L为塑件尺寸,=/3,代入数据得 型芯高度: H为塑件尺寸,=/3,代入数据得: 小型芯的尺寸:塑件内螺纹为M8×0.75,即螺纹型芯的螺纹为M8×0.75,该螺纹型芯是活动型芯,螺纹的另一端与大型芯连接,考虑两型芯连接的方便性,其结构尺寸设计如下 凹模加料腔尺寸计算: 1塑件的体积估算得V=6731.38 mm。考虑压缩过程中会有少量的溢料(约为5%),考虑溢料的情况下塑件的体积为15.624cm. 2塑件所需原料的体积 飞边溢料的重量系数取K=8%,查表5-2得k=2 mm 加料室高度的计算 加料室高度起点一下型腔的体积 V=(13-10)π×6=1299.36 mm 下型芯占有加料室的体积 V=10π×20=6280 mm 加料室的截面积 A=23π=1661 mm 加料室高度由式5-12得 . 型腔壁厚计算: 根据公式: H= 式中取值: =35Pa a=12mm L=72mm E=2.1X10MPa A=50mm []=0.03mm 代入值计算可得: H=mm=10mm 五、模塑设备的选择及开模力、脱模力的校核 1.液压力机压力的选择 1)计算塑件水平投影面积。经计算得塑件水平投影的面积 2)压力机公称压力的选择。根据式: 式中p——单位成型压力,取 k——修正系数,取; n——型腔个数,取 代入上式得: 查表根据及滑块行程,选型号为45的液压机。 常用液压机型号 特征 液压部分 活动横梁部分 顶出部分 公称压力 回程压力 工作液最大压力 动梁至工作台最大距离 动梁最大行程 顶出杆最大顶出力 顶出杆最大回程力 顶出杆最大行程 45 上压式、框架结构、下顶出 450 68 32 650 250 — — 150 2开模力校核 成型塑件所需的总压力 由于凹模与模套的配合长度不大,故系数取K=0,1代入数据得 3脱模力的校核 压缩模所需的脱模力 塑件侧面积之和 塑件与金属表面的单位摩擦力取1.47MPa 六、加热系统的设计: 加热所需的电功率: P=m·q=10kg·35W/kg=350W 选择电热棒的数量: 初步估计模具的外形尺寸,上、下加热板各用三根。 电热棒的规格: P′=P/n=350/6≈58W 查表3-29,选用直径和长度分别为13、60的电热棒。 冷却系统设计: 本模具较小,发热不大,散热良好故不设冷却系统。 七、模具总装配图: 凹模加工工艺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及要求 1 下料 70mm70mm 2 平端面 车光 3 车外圆 车外圆到尺寸,外圆柱面留磨削余量0.3-0.4mmm, 4 车型腔 留0.01mm研磨余量 5 车端面 车另一端面,并保证长度尺寸 6 铣型腔 铣型腔8-R2到尺寸 7 热处理 按热处理工艺淬火,硬度为58-62HRC 8 磨外圆 磨外圆到尺寸 9 研磨 研磨型腔 10 检验 检验各尺寸合图 装配要求: 1.装配步骤要求: 模具上、下两平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大于0.05 A面和B面必须同时接触 保证尺寸16±0.03mm压缩模的装配 2.装配步骤: 1.修正凹模 2.修正固定板固定孔 3.将型芯压入固定板 4.修凹模上、下两面,使A、B两面达到同时接触 5.大固定板上复钻、铰导柱孔。 6.将导柱压入固定板 7.将固定板底面磨平 8.型芯、凹模镀铬、研光 9.支承板和固定板铆合 十、模具的工作过程 将模具移到压机上,模具预热,凹模加塑料,给模具缓慢加热使塑料融化,合模,当凸凹模完全合并后保压,塑料发生交链反应,塑件固化成形,然后从压机上移下模具,用拆模架拆开模具,把塑件和嵌件一起取出,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