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东方文化的神韵——中国民族音乐.ppt

第三章 东方文化的神韵——中国民族音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东方文化的神韵——中国民族音乐

2) 常见拉弦类器乐 拉弦类乐器,习惯统称“胡琴”。中国拉弦乐器形成较晚,史载11世纪前,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流传一种奚琴,宋代称嵇琴,即今胡琴类拉弦乐器的前身。 (1) 京胡音乐。京胡是用于给京剧伴奏的高音胡琴。琴筒和琴杆都为竹质,琴筒细小而长,音高,音域窄。定弦不固定。 (2) 二胡音乐。二胡的形制:由琴杆、琴轴、琴筒、琴弦、千斤、琴码、琴弓等组成。琴杆、琴轴、琴 筒均以坚硬的红木或 楠木制作。琴筒为二 胡的共鸣箱,琴筒一 端为音筒,一端蒙蛇 皮或蟒皮,上置琴码 、张二弦。 刘天华共作有10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烛影摇红》等;3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1首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编有47首二胡练习曲、15首琵琶练习曲;还整理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12首。 3) 弹拨类器乐 (1) 琵琶音乐。琵琶是以演奏手法命名的乐器,是我国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琵琶二字在秦汉时期是多种弹弦乐器的总称,唐代以后才作为独立专用名词,沿用至今。 代表曲目有《海青拿天鹅》、《阳春古典》、《夕阳箫鼓》、《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以及现代创作的《彝族舞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2)古筝音乐 筝是以音响效果命名的乐器。筝的形制:一弦一柱,多弦多柱乐器,呈长条形,面板弧形,底板开两个音孔,面板与底板均用桐木制作。头尾设前梁、后梁,面板上立筝柱,支撑筝弦,以弦长及松紧弦定音高。筝柱排列错落有序,如雁阵一般,又称雁柱,可移动。由于长期以来筝曲在全国各地分布较广,不同地域风格不同,现主要分为五个流派。即:河南筝曲、山东筝曲、客家筝曲、潮州筝曲、浙江(武林)筝曲。 4) 打击类器乐 打击类乐器的独奏乐较少见,资料缺少,本教材不做视听欣赏。 2.重奏乐 近现代以来,一些专业音乐工作者在探索民族器乐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作了许多有意的尝试。重奏乐是在充分发挥民族乐器特性基础上,借鉴国外重奏多声部织体写作技巧,实现各声部优化组合的产物。 《阳关三叠》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胡登跳经过多年实践创造的“丝弦五重奏”形式。1980年,胡登跳根据同名琴歌改编,原是古琴曲,配唱唐代王维名诗《渭城曲》,表现古人边关惜别的真挚感情。 3.合奏乐 (1)常见小型合奏乐种。 ①丝竹乐 。丝竹乐器是相对打击乐器而言的民族乐器中旋律性较强,音色较柔和、明亮的乐器类群。丝竹乐起源很早,汉《相和歌》已有丝竹乐伴歌唱形式。江南丝竹风格清新幽雅、流畅柔婉、旋律精美。主要典型曲目有:中花六板、行街、慢云板、三六、慢三六、欢乐歌、云庆、四合,称“八大曲”。 ②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及广州市区的民族器乐合奏乐种。它是形成于近代、发展较快的一种民间乐种。音乐绮丽精致、华美光彩,性格乐观向上。代表性曲目有:《旱天雷》、 《雨打芭蕉》、《步步高》、《赛龙夺锦》、《平湖秋月》等。《步步高》开门见山奏出轻快活泼、热情舒展的旋律,给人以清新乐观向上的感受。 ③吹打乐。“吹打乐”指旋律乐器和打击乐相结合的民间音乐。实际上,吹打乐也常用丝竹乐器,故有“粗吹锣鼓”(唢呐、管子等吹管乐与大锣大鼓的组合)和“细吹锣鼓”(丝竹乐与打击乐的组合)之分。吹打乐,在民间又称“鼓吹”、“鼓乐”、“吹歌”、“十番”、“锣鼓”等。吹打乐大多风格粗犷、刚健,善于表现热情兴奋和激烈强健的情绪。常见乐种有:浙江吹打、苏南吹打、河北吹歌、晋北鼓乐等。 (2) 大型民族器乐合奏乐。 大型民族合奏乐又称“民族管弦乐”,起源于20世纪初,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发展。是一种新型综合性民族管弦乐队合奏音乐。乐队借鉴西洋管弦乐队组合,配备吹、打、弹、拉四组各具高、中低音区的完整乐器。代表作品《春江花 月夜》、《 金蛇狂舞》 、《春节序 曲》等。 李焕之(1919—2000),作曲家,原籍福建晋江,生于香港。1936年进上海国立音专。1949年后,李焕之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园团长,并兼任第四届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及音乐创作委员会主任等职。主要作品有:《民主建国进行曲》、《新中国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等歌曲,还有管弦乐《春节组曲》、《第一交响曲——英雄海岛》,古琴弦歌合唱《苏武》,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等,1945年曾参与歌剧《白毛女》的集体创作。著有《作曲教程》及论文300余篇。 第三节 脆鼓雅板演古讽今 —说唱音乐 一、说唱音乐的历史 1.唐代以前的有关记载 近年来史学家提出,古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