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提塔操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提塔操作

酸性水汽提塔操作技能培训 汽提塔简介 汽提塔简介 汽提塔的控制目标:在保证净化水质量合格的前提下,使塔的硫化氢、氨回收率最高、能耗最低,即使总收益最大,成本最小。 汽提塔简介 汽提塔简介 第一步需超过电离和水解反应的拐点温度。氨和硫化氢的温度、压力及其在水中的浓度增加是第二步的推动力。气相中氨和硫化氢分压的降低是第三步的推动力。 汽提塔简介 塔板上的组分要等到影响组分的液相或气相流量稳定较长时间后才能建立平衡。 进料量、回流比的增加,会造成塔板上液相蓄存量的增加,从而导致组分的滞后也增加。回流罐蓄液量和塔釜蓄液量引起的滞后。 通过改善气、液接触,可以减少组分的滞后。 汽提塔简介 汽提塔的控制要求:质量指标、产品产量(物料平衡)、能量消耗(能量平衡)和约束条件(稳定安全操作)四方面 的控制。 第一篇 质量指标篇 质量指标篇 自塔44层向下温差较大,有利于氨的吸收而在塔顶得到净化的酸性气;汽提段温差较小,有利于游离态的硫化氢和氨的分离。 板效率受气液负荷影响,从塔底到侧线抽出气液负荷逐渐升高,在侧线抽出层达到最大值,气相负荷的50% 左右从侧线抽出;往上到44层气液负荷逐渐减少。填料层的气液负荷主要是受冷进料量和酸性气排量影响。 质量指标篇 塔内成分变化和塔压压降变化都使温差变化,前者使温差减小,后者使温差增大,使温差与成分呈现非单值函数关系。 质量指标篇 净化水质量参照塔底温差控制的前提:操作工况稳定;进料组分和负荷不变塔板压降稳定。 质量指标篇 第二篇 能量消耗篇 能量消耗篇 能量消耗篇 能量消耗篇 第三篇 产品产量篇 第四篇 约束条件篇 * * 大家好! 脱气 酸性水 隔油 酸性水 汽提 微生物 处理 净化水 (脱硫脱氨污水) 污水 酸性水 保护环境 一二套重催、加氢裂化、柴油加氢、焦化等装置的含硫污水 生态处理 利润最大 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 冷进料至塔顶为H2S精馏段(也称低温区);热进料至侧线抽出口为H2S汽提段(也称过渡区);侧线抽出口至塔底为NH3汽提段(也称高温区)。 热进料 冷进料 酸性气 侧线气 分凝液 净化水 蒸汽 凝结水 NH4HS→NH4++ HS - →(NH3+ H2S)1→NH3+ H2S 控制好化学、电离和相平衡的适宜条件是处理含硫污水和选择适宜操作条件的关键。 组分分离 NH4HS→NH4++ HS - →(NH3+ H2S)1→NH3+ H2S 硫化氢、氨和二氧化碳分子从液相转入气相还与液相中的浓度、溶解度、挥发度以及与溶液中其他分子或离子能否发生反应有关。 小常识: 氨和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增加而增加。 相平衡 小常识: 灵敏板是在扰动影响下塔板温度变化最大的塔板。该塔板与上下塔板之间有最大的浓度梯度,具有快速的过程动态响应。 安全平稳 能量消耗 约束条件 质量指标 产品产量 温差? 温差 ? 酸性水汽提塔所处理物系具有相平衡常数随水溶液的易挥发组分的含量和其中弱碱与弱酸的摩尔比大小呈现复杂关系,而且变化范围大。具有挥发性弱电解质与水的挥发性差异极大的特点。 板效率高 负荷↑ H2S、NH3 浓度↑ 压降↑ 温差↑ 温差↓ 板效率的高低最终决定了塔的温度和组分分布,即通过该塔盘的气相损失的热动力多,温度在整个塔中的梯度分布明显;板效率低,则效果相反。 板效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通过温度的梯度变化表现出来的,板效率高,同一层塔盘上的气液相之间的温差小。 温差↓ 温差↑ H2S、NH3 浓度↑ 压降↑ 负荷↑ 温差控制 温差 负荷 成分引起的温差 压降引起的温差 两个因素合成 塔底温差 控制温差若在2 轻组分x △T (以净化水为主) 1 2 3 4 5 变化至1,则含氨增加,温差↑,则增加蒸汽量,使含氨↓ 变化至3,则含氨减少,温差↓,则减少蒸汽量,使含氨↑ 控制温差若在4 变化至5时,含氨↑ ,但温差↓,故减少蒸汽量,将使净化水质量继续恶化。 此时只能调整使工况稳定。工作范围只能选择曲线最高点的左侧! 左侧为净化水含氨低时,温差随含氨减少而减小,右侧为净化水含氨高时,温差随含氨增加而减小。 使回收率最高 控制酸性气量和侧线气量,排放率等于1。 酸性气 热料温度 冷料流量 冷料温度 上层填料温度 44层温度 34层温度 两层中间温度 温差 进水H2S含量升高,塔上段的气相中H2S的分压增加,引起塔上段的温差增大,此时加大酸性气的排放量。反之,亦然。 NH3/H2S值 侧线温度 26层温度 冷料流量/温度 34层温度 6层温度 塔底蒸汽 侧线气 44层温度 热料流量/温度 侧线抽出温度↑↓汽提蒸汽量和侧线抽出比↑↓使汽提塔“氨峰”位置处于侧线抽出口附近,↓抽出气中NH3/H2S值。 侧线抽出量↑ 汽提蒸汽用量↓冷热进料比例↓→侧线抽出浓度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