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积极探索望城特色城乡一体化
积极探索望城特色城乡一体化
谭小平:
?望城是长沙市最新、最大、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的城区,区域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市辖区百强第57位。近年来,望城区紧紧抓住全境纳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区的发展机遇,围绕打造“省会长沙最亮丽的名片”和“湖南统筹城乡的示范区”的目标,依托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现代化公园式城区建设,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先后专题报道推介。 一、我们把城乡统筹作为同步解决农村问题和城市问题的金钥匙。坚持以城乡一体化统筹区域发展,重点抓好“三个统筹”,有力促进了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一是统筹城乡规划。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施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主体功能区的“五规合一”,率先在全省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全区形成了以区域总体规划为主体、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各类专项规划为纽带的城乡规划体系。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把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盘棋”,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全区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并向组向户延伸,基本建立了东西相接、南北相连、整体互动的全域交通网络,形成了直达中心城区的“20分钟交通圈”,特别是随着京港澳复线(望城段)全线通车,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实现蓄水通航和黄桥大道、芙蓉北大道拓改、潇湘大道与湘江大道北延线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望城对接长沙、策应全省、融入全国的开放型交通体系已具雏形;加快推进城市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处理、“三网融合”等配套设施向农村延伸,今年可在率先在全省实现所有乡镇建成污水处理厂、接通天然气主管道。三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致力于构建“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共享型”社会事业体系和“创业型”社会就业体系。目前,全面实现居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城乡同等待遇,全面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城乡“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全部达到省合格学校标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初创型企业年均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5500人,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我们把望城全域作为一个大公园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望城山水洲城具备、生态环境良好、历史遗迹众多的优势,把望城全域作为一个大公园、大花园、大观园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一是围绕“水”字做文章。依托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成蓄水后形成的“城市流动平湖”,投资近5亿元,加强流域污染防治,启动沩水河坝工程,建设斑马湖、千龙湖“两湖”湿地公园,构建八曲河、沩水河、马桥河“三河”生态水网,初步展现出了“景水交融、人水相亲”的生动景象。二是围绕“绿”字做文章。突出森林资源保护和城乡绿化统筹,积极推进谷山、乌山、黑麋峰、书堂山、九峰山等森林公园建设,精心打造雷锋大道、金星大道、普瑞大道、金洲大道城市绿化带,持续开展“广植树、多栽花、不露黄”绿化行动,近三年栽种乔灌木3万余亩、1200万棵,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48平方米。三是围绕“净”字做文章。按照“广覆盖、全天候、无死角、还本色”的要求,建立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常态化机制,2012年获全省环境卫生评比一类县市区第二名。四是围绕“美”字做文章。运用现代城市建设理念,积极推动民居改造、生态修复和文化挖掘,着力打造光明村、彩陶源村、黄泥铺村、文星古村等一批特色宜居村落,相继建成并免费开放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郭亮烈士陵园等文化景区,着力构建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的乡村景致。 三、我们把湘江两岸四大名镇作为古镇群落来保护和利用。按照以“一江两岸四镇”为重点的城镇化战略布局,秉承“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久远的就越是新鲜的、越是特色的就越是大众的、越是生态的就越是现代的”理念,先后投入资金10余亿元,着力打造环湘江生态旅游圈,初步形成了集群开发、协调发展、特色各异的沿江古镇群落。大胆探索,率先开发靖港古镇。靖港古镇按照“大保护、大利用、修旧如旧”的开发思路,仅仅1年2个月时间就由一个破败不堪的湖区集镇一跃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破解难题,乘势推出乔口渔都。以拓展融资渠道、盘活闲置资产、开展产业招商等措施破解要素制约,成功引进乔口渔都乐园、杜甫客栈等各类项目20多个,短时间内古镇常住人口增长了一倍,建设总投入中民间资本达2.3亿元,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群众参与、滚动开发”的新路子。发挥优势,积极打造铜官陶城。按照“千年陶城、江南古镇”的发展定位,着力促进传统陶艺与文化产业、工业旅游深度融合,陶乐之都的魅力指数持续攀升。提升文化,着力建设新康戏乡。依托新康源远流长的戏曲、酿酒等民俗文化和技艺,着力建设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