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演变过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字演变过程课件

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它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金文的形体和结构与甲骨文相似,因为金文是把字刻在模子上再浇铸而成,比较容易写,所以它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又称籀文,形体特点与金文大体一致,具有笔画繁多的特点。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 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 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由李斯等人整理文字后改定。因为它是正式颁行的统一字体,经过整理、简化,所以异体字大量减少,且字形呈长方,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小篆笔画更加匀称整齐,线条粗细一致,更加圆转,符号性增强了,图画意味大大削弱了。因为小篆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而成,一般说小篆是大篆的简体。 隶 书 草 书 楷 书 行 书 简化字 简化字又称简体字,一般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中文的法定标准写法。繁体字的简化,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和汉字的数目,因而降低了汉字学习的难度,同时加快了书写的速度,有利于普及教育。简化字以1964年公告,1986年修订的《简化字总表》为国家标准。 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以上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在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 * * 甲骨文 金 文 大 篆 小 篆 隶 书 草 书 楷 书 行 书 《兰亭序》 行书 《十七帖》草书 王献之楷书《洛神赋》 《泰山刻石》小篆 隶书熹平石经 大 篆《石鼓文》 甲骨文 金 文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们现 在能见到的最古而又完备的汉字,是殷墟甲骨 文,距今三千多年了。而汉字产生的年代应该 比甲骨文早得多。 甲骨文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也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虚文字”。甲骨 文最早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虚出土。已发现 甲骨文单字有4500字左右,可认识的约1700字。 文字结构中有了大批的形声字,甲骨文是相当 进步、且十分完备的古文字体系。近年来在陕 西等地,也发现一些西周时代的甲骨文。 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在秦代,隶书与小篆并行,是书隶日常抄录公文时使用的便捷字体。小篆难写,不能适应秦代公文往来的需要,多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为了便于快捷地书写,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粗细有致的笔画;将小篆纵长内聚的结体风格变为横扁舒展;此时的隶书成为不再象形的汉字符号。隶书对汉字字体的改变是巨大的,因此,“隶变”就成了古今汉字的分界。小篆以前的汉字为古汉字,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象形性强,定型性差,字由线条构成,没有形成构字的元素──笔画。隶书以后的汉字为今汉字。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正式的书写体,也称为“汉隶”(也称今隶)。 草书是秦隶的草化、连笔而成。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到今天。它完全清除了隶书中残存的小篆的影响,形成了完善的笔画系统。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横平竖直,笔画清楚。至今成为汉字的通用字体。从书法艺术角度看,以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为主,并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楷书大家。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大约是产生在东汉末年。行书既不像草书潦草,也不像楷书工整,笔画连绵呼应,字字独立,写得快,认得清,是人们常用的手写体,它和楷书一样并行使用至今。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