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之盐新探 a restudy of salt of da xia.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夏之盐新探 a restudy of salt of da xia

阿波:大夏之盐新探 ·33· 阿 波 【摘 要】:本文以山海经研究的新视点,对传说大夏之盐的产地、盐品作一新探。通过对有关 文献的辨析,笔者对大夏的古地理和煮盐的古事源,进行了辨证地考释,认为千古盛传的大夏之盐,乃是我 国巴蜀地域早期生产的煮卤之盐,被古羌蜀人称为“白卤”或“盐巴”。 【关键词】:大夏之盐;巴蜀;竖沙;煮卤 中图分类号:K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吕氏春秋·本味篇》云:“和之美者,大 夏是为其例。史迁在《大宛列传》所言大夏,是 夏之盐。”两千多年来,大夏之盐产于何地,属 汉使张骞所述,即便重名也应为可信。于是,史 何盐品,历来无定说。考大夏之盐,涉及我国传 家均言其为“中亚细亚古国”。奇怪的是,《中 说的上古史,故多有鉴别文献材料的争议,加之 国史稿地图集》∞标明夏代的6个都城,却没有 事源记载的流变,地下考古实物的缺失,结论实 一个言“大夏”的。可见,大夏已被史家们认 难酌定。尽管如此,笔者仍不揣冒昧,提出一己 定为西域之古国。然而,亦有可疑之处。史迁说 之管见,以请教于方家。 大夏在“妫水南”,就露出了破绽。所谓妫(音 规)水,却是我国上古岷山之南的水名,传说为 一、关于大夏的古地理位置 帝舜的故乡。《尚书·尧典》日: 大夏是—个古地理名称,历来被视为古国。 厘降二女于妫油,嫔于虞。 (一)1979年版《辞海》称:“大夏(Bactria)。 音译巴克特里亚……中亚细亚古国。” 传说帝尧命其二女到妫水转弯的地方,嫁给虞舜 (二)武汉大学历史系编《简明历史辞典》 为妻。注家们说,妫水在今河南永济县(旧区划 大夏条: “中亚细亚古国,地处今阿富汗北部。 在山西)南60里。这一说法虽然有误,却把妫水 前三世纪中叶独立建国,八世纪为阿拉伯人所 搬回了中国。 灭。其文化受到中国影响。” 古之妫水是辗转的衍生名,它表示癸地象部 (三)《史记·大宛列传》:“大夏在大宛 落之水。其一,此水在“癸”地,又作“奎”或 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 “胃”(音愧)。上古岷山地域称“癸”。《说 (四)《山海经·海内东经》:“国在流沙 文》云:“蜀,葵中蚕。”许慎将癸附会为“葵”, 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又云: 以释蜀为蚕。他把“癸中蜀”变为“葵中蚕”。 “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 所幸的是没有作“桑中蚕”,否则将死无对证。 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 岷山地域在古称“癸”,证据不泛。《天官书》 北。”(笔者句读) (五)笔者在《释夏》∞一文中指出,“大 夏”为“大禹像”,由此而成为地名。《山海经》 ①阿波:《释夏:},载文史杂志:》2007年第1 的“大夏”指立大禹像的地方。 期。 此外,大夏又被释为夏代的“乐舞”。 ②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地图出版 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存疑之处甚多,此大 社1979年版。 万方数据 ·3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