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工业发展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攀枝花市西区工业发展规划

攀枝花市西区工业发展规划 (2006年—2015年) 前 言 工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撑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工业作为加快发展,壮大实力的关键。对于西区而言,加快工业发展是竞争所迫,大势所趋,是建设经济强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西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经过30余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十五”期间的加快发展,西区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突出。但是,与其它发达地区相比,西区由于地域空间狭窄,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单一,资源约束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实现工业大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为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西区工业产业结构,提升工业技术整体水平,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高工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强力推进西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意见》,结合《攀枝花市工业布局总体规划(2020年)》和西区实际,特编制《西区工业发展规划(2006年—2015年)》,以指导西区工业发展。 第一章 西区工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资源概况 截止2005年,辖区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煤炭4.8亿吨、水泥石灰岩5.8亿吨、熔剂石灰岩3亿吨、汉白玉5700万M3、白云岩1.7亿吨、粘土矿710万吨、花岗石6.4万M3、磷矿7200万吨、玛瑙矿1万吨以上、建筑石材124.4万M3、油页岩100万吨。固体废弃物:煤矸石1亿吨以上、粉煤灰800万吨以上、矿渣4000万吨以上(其中,巴关河渣场2500万吨),并逐年递增。 二、工业发展现状及基础设施现状 (一)工业现状 经过30余年的开发建设,西区工业已具备较大规模。2005年,工业企业资产存量达68.61亿元,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1.37亿元,利税4.8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51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例达6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户。截止2004年,西区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排110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在全省排第38位,增长幅度在全省排第三位。 全区初步形成了以煤及煤化工、钢铁及深加工、冶金辅料、火电、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及电冶化工、石化等新兴产业。形成年产原煤400万吨、洗煤600万吨、焦炭128万吨、钢锭20万吨、发电525600万千瓦时、冶金辅料12万吨、水泥熟料80万吨、水泥100万吨、啤酒50000千升的生产能力。 (二)基础设施现状 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路网、水网、电网及信息网络基本建立,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1、交通 西区距攀枝花机场32公里,成昆铁路攀枝花支线、省道310线纵贯全境。随着苏铁中路、法拉大桥、格萨拉大道、石华路等道路交通设施的新建和改造完毕,已形成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网络,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也逐步增加并日益凸显。 2、供水 辖区已建有河门口、格里坪、攀煤3座水厂,供水网络系统较为完善,基本能满足全区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 3、供电 辖区建有中国华电集团攀枝花发电公司、攀钢发电厂、攀煤矸石电厂,为西区工业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同时覆盖全区的电网已经形成。当然,随着近年来一批新的工业企业的引进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负荷供不应求的现象也日趋突出。 4、邮政通讯 程控电话、邮政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西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更加快捷、便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整体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偏低,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比重大,特别是煤炭及相关产业占到80%以上,产业同构化问题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刚刚发育,支柱产业发展不平衡,对整个工业经济的强势带动能力不强。 (二)工业投入不足,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不强。一是西区财力不强,对工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二是企业对自主创新投入不足,导致主导产业链不长,带动作用不突出。 (三)大企业、企业集团的支持和带动不明显。优势企业、强势企业少,工业化程度低,区属企业规模小而散,缺少具有优势效益的民营大企业。 (四)资源粗放型经营,煤炭产业因为产业链短,煤气及煤焦油未能充分利用;煤矿矿主急功近利,煤炭开采回采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五)“三废”(矿渣、煤矸石、粉煤灰等)综合利用率低,开发力度不大,尚未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工业用地、工业用电供需矛盾突出。 (七)企业融资渠道窄,尚未建立完整的诚信体系和担保体系,民间资本融资能力较弱。 (八)环境污染加剧,工业发展已经没有环境容量。 (九)高素质人才匮乏,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四、西区工业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有利条件: 1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