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诗五首》课文分析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分析-30 诗五首
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由于他“不顾细行”,而
不是由于他犯了什么大错误。王昌龄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无辜,在其《芙蓉楼送
辛渐》一诗中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
片冰心在玉壶。”诗中的最后两句,用的是鲍照在《白头吟》中的“清如白玉冰”
的比喻,表明了自己清白无辜的心境,说明自己对得起亲朋好友。得到王昌龄被
贬谪的消息后,正在江南漫游的李白写了这首诗,远道相寄,表达自己的关切和
同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兼写时令。写景则专取杨
花,寓意为“漂泊无定”;而子规鸣叫,是用其“不如归去”的谐音。这种写法,
既合事理,又能表现出李白当时的心情:对王昌龄被贬谪一事的悲哀和同情。于
是第二句便直书原因——“闻道龙标过五溪”。五溪,即雄溪、樠溪、酉溪、沅
溪和辰溪,均在湖南境内。这两句虽然未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的夜郎,不是指贵州省桐梓县的
古夜郎国,而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一去久别,论朋友情意本当相送,奈相
隔千山万水,无以为力,只好相托与高悬穹宇的明月伴送,一直送你到被贬谪之
地。这两句是抒情,写得深切而动人心脾。这种托月相送的意境,此前已有运用。
如曹植的《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如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
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此处相望不相闻,愿
逐月华流照君。”这些意境,都是寄情与明月,托明月以达情。比较而言,李白
的意境更有动感,一时间分不出谁是李白谁是明月,明月已成李白的化身,一直
在形影相随地送老朋友流徙于贬谪地。通过诗人的想象,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人
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是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登飞来峰
这首诗作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时当王安石 29 岁。三年前,即仁宗庆
历七年(1047),他被调充鄞县(今属浙江)知县。到任后即下乡巡视,发现渠川浅
塞,“民最独畏旱,而旱辄连年。”(《上杜学士言开河书》)于是组织农民浚治渠
1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分析-30 诗五首
川,兴办水利。他的这种作为,自然得到百姓的好评。据邵伯温所著《邵氏闻见
录》卷十一载,王安石在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
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
这些举措,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至皇祐三年(1051)改派为舒州(今安徽安
庆)通判,才离开鄞县。可见,这首诗是王安石在鄞县任上所作。这是他出仕以
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这种踌躇满志的情怀,也充溢在这首诗的字里
行间。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据传说,这座山是从天上飞来的,自
然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山的高耸自不必说,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
“千寻”。这里极写登临之处的高耸,为下句伏笔。不仅山高,而且时值破晓,
雄鸡高唱,红日喷薄,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又为下句蓄势。这两句表面上看是
写景,实际上是为下面的抒情作铺垫。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
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而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常被用来
比喻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
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一是来自经验,即从书本上
得到的历史经验。二是来自抱负,即他有成大事业的心胸。再联系历史经验和现
实经验,他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扫荡“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这句诗
是带有自警、自策的意味的,说明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之所以能够抵住保守势
力的种种打击,不是偶然的。
这首诗,前两句侧重写景,后两句侧重抒怀;前者为后者铺垫,后者为前者
升华。这是将写景与抒怀紧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选】【名师伴你行】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3 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一)(含解析).doc
- 【精选】【名师伴你行】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物理第二部分 专题限时训练13 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一).doc
- 【精选】【史上最全】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68_展开图(含答案).doc
- 【精选】【同步备课参考】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课件:专题归纳课2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共29张PPT).ppt
- 【精选】【名师分享】2016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考研复试内容复试真题复试参考书.pdf
- 【精选】【名师分享】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考研复试内容复试真题复试参考书.pdf
- 【精选】【名师导学系列】2013年高考英语人教版第一轮精品配套练习必修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doc
- 【精选】【名师典范_教学一体案】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doc
- 【精选】【名师导学系列】2013年高考英语人教版第一轮精品配套练习必修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doc
- 【精选】【名师点睛】 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提高讲义+练习 第05课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 一(无答案 PDF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