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念奴娇》看苏轼心路历程.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念奴娇》看苏轼心路历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乌台诗案 ??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妄上。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世称“乌台诗案”。 ?? 乌台即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在黄州生活概况 苏轼出狱后被贬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7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 *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从《念奴娇.赤壁怀古》探讨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吟咏品味 他曾经少年得志,与弟弟苏辙同榜中进士,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极口称赞,也得到当朝皇帝的赏识。但进入仕途后,由于卷入新旧党争的激烈漩涡中,因此一生就再也不能平静。先是被朝中小人构陷,由堂堂知州突然被逮捕入狱,成了阶下囚犯。出狱后贬官黄州,官职卑微,薪水很少。以后辗转数处,都不得意。六年后,旧党上台,突然奉诏进京,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内,居然连升数级,差一点就要拜相了。然而等到哲宗亲政,新党得势,又将他贬到广东的惠州,海南岛的儋州,一贬再贬,越贬越远。   在儋州,他以六十余岁的高龄过着生活上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日啖薯芋的贫穷生活,幼子夭亡,最能理解体贴他的侍妾朝云也病死在海岛上,他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年,直到六十六岁时遇赦北归,却死在路途之中。在死后的七十年里,他又不断获得赐封殊荣,谥曰文忠,又特赠太师。 苏轼的生平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生平 大起大落   历经坎坷 屡遭贬谪   《念奴娇》写作背景 研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然后思考下面问题 1. 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行不行?为什么? 2.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为什么作者却选取一个出场率并不高的周瑜来作为主要描写对象? 3.由于版本不同,“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4.“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 5.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苏轼此时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不行。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流人物”。 1. 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行不行?为什么?   因为当时的周瑜春风得意、风流倜傥、豪放洒脱、年轻有为,而现在的自己却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壮志未酬、年老无为。作者的意图是借古代英雄周瑜的年轻有为、雄姿英发来感叹自己的事业不成、时运不济。 2.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为什么作者选取周瑜? 周瑜   苏轼 年龄: 生活: 外貌: 职位: 际遇: 47岁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功成名就 24岁 仕途坎坷 3.由于版本不同,“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樯橹”二字更好,因为它更含蓄,更让我们想到水军,想到曹操的舰艇等各种全副武装的武器。体现“水战”特点,又含蓄,而“强虏”过分直白了。 4.“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