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假肢村”之痛87个人只有78条腿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沙仁寨坐落在中国西南边境线上。这个距离国境线仅有600米的小村庄,共59户,283人,全部都是苗族。30多年前,这里曾炮火连天,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前沿。战争结束后,中越边境的雷区成为和平时期的死亡之地,村民触雷响起的爆炸声,让人不禁再次勾起沉重的回忆。
像往常一样,85岁的罗老三拄着一根木棍,拖着装上假肢的左腿进山放牛。他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不高,牛稍走远,他就会大声吆喝,那是他最重要的财产。
上个世纪80年代起,包括罗老三在内的87名村民的命运被陌生的地雷改变了。一些村民触雷身亡,而更多的被炸伤残,87名触雷村民只剩下78条腿,平均一人不到一条腿。当年那个因“87个人78条腿”而闻名的沙仁寨,如今只剩下4个人,83人因各种疾病相继过世。
人均不足一条腿
初春的滇南乍暖还寒,五六摄氏度的气温湿冷难耐。司机开玩笑说,在中越边境线上却感受着中俄边境的温度。或许当地人已习惯这种天气,不少村民还穿着凉鞋。
雾气把整个村子罩住,能见度只有十几米,从县城到田蓬原本两个小时的车程,因大雾耗时增加了一倍。
罗老三最害怕这种天气。30多年来,残疾的左腿变天就会疼痛,有时还会蔓延至腰部,“全身上下循环着疼”。这是村里触雷者的通病。当年,阴天下雨曾是村中87个人的受难日,实在难忍就吃上一片止痛药;天气炎热,伤腿也会发炎,这时罗老三们便摘掉假肢,一字排开,坐在树下乘凉。
年复一年,乘凉的人越来越少。除罗老三外,87人中在世的只有74岁的王咪义、在外打工31岁的王兴芳,以及正在病危中的75岁的杨万保。
如今,罗老三话越来越少了,抱着弹筒改装的水烟袋深吸了一大口,满脸的皱纹凝固了表情,那根木棍被攥得锃亮反光。他家9口人,像村中其他户人家一样,三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对于这个年人均收入只有五六百元的贫困村来说,这是脱贫的捷径。尽管靠征地补偿款盖起了两层小楼,他还是习惯住在楼后的石砌的老房里。
屋中最显眼的就是两口垒在一起的烧着柴禾的大铁锅。一个熬着猪食,另一个用来炒菜。大锅旁边就是一张简易的木床。桌子上摆着一台民政局送的美的电饭锅,这是厨房里唯一的电器。
罗老三很少跟人说起触雷经历。30多年来他无数次在噩梦中惊醒,那一声声爆炸是伤残者的集体梦魇。沙仁寨当时已是最前线,可村民们并没有放弃农耕。由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不种粮食无法糊口。村民们白天下地容易中枪,就改成晚上打着火把去庄稼地里干活儿,听到枪声立刻卧倒。
“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一天。”1979年5月28日下午,罗老三像往常一样上山打草,刚割第二把就踩在地雷上。一声巨响中,他被推出四五米,在地里昏了一夜才被民兵发现。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左脚被全部炸飞了。
医生说小腿保不住了,要给他截肢。没有麻醉剂,小腿是硬生生被锯下来的,罗老三数次昏死过去。“人这辈子再苦也没有不打麻醉锯腿痛苦。”
从这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踩到地雷,非死即残。
王咪义便是其中之一。1982年8月的一天,他在边境上割牛草时踩中地雷,被炸倒后怎么也站不起来。他发现自己右脚脚掌没了,不停地流血。靠着双手和左腿,他用了两个小时爬回了村里。如今,他已说不清如何在死亡的边缘爬回家。这位皮肤黝黑、嘴有点斜的老人笑着伸出了糙如树皮的双手,大多指甲都在那次爬行中脱落了。
靠着苗家祖传的草药,王咪义的伤口奇迹般愈合,不过也落下了残疾。然而,祸不单行。两年之后,王咪义残疾的右腿再次触雷,不得不将右小腿截肢。
他不再是劳动力,甚至成了家人的累赘,他甚至想过自杀。但他现在觉得,“活着总比死了好,没有几个人一辈子能踩到两次雷。”王咪义如今说话已含糊不清,可讲起两次触雷经历总是开口大笑,歪着嘴,露出唯一的门牙。
王咪义事后才知道,他两次踩到的是踏雷,学名叫防步兵雷。这种雷踩上后会有“咯噔”的响声,只要有五公斤的压力就会爆炸。曾经埋设在中越边境上的地雷种类众多,包括反坦克雷、松发雷、绊雷、吊雷、跳雷等数十种。绊雷的杀伤力最大。沙仁寨一些老人曾见过一颗绊雷造成一死六伤。
田蓬镇的其他村子亦常发生边民触雷,不乏被炸两次者。距沙仁寨两公里的山脚寨有一个两次触雷的“名人”,他的名字让人过目不忘:杨抓骚。他是土生土长的越南人,1979年,在给中国军队送情报的路上炸伤了右脚,之后便留在了中国。没想到,7年之后,他不慎再次触雷,致使左腿高位截肢。
1990年代初,政府进行边民摸底调查时,才发现沙仁寨“87个人78条腿”现象。其他村庄中雷边民也不在少数。最终调查统计,富宁县因占伤残人员近八成来自田蓬镇。
数次排雷
事实上,1979年,沙仁寨有人触雷后,村民们开始对地雷有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