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班”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大班”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分析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同时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教育部颁发的《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3、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但在物理教学中却一直被忽视。物理学是在不断追求认识统一性的探究过程中发展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寻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统一规律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是物理教学首先要体现的。中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和认识是通过科学探究、通过亲身经历学习过程而逐渐形成的。所以,物理课应当是在我们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不断探究物理现象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过程。因此,将科学探究作为物理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这是体现物理学的本质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相统一的要求,是物理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4、前苏联早期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具有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为最近发展区。现有的发展水平指的是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学生的发展关系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不需要他人帮助、示范或启发。最近发展区即第二种发展水平,指的是那些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刚刚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一水平表现为:学生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他人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学生的个别差异,既包括现有水平的差异,也包括潜在水平的差异。即使是两个同样年龄的学生,即使他们的现有发展水平是相同的,但从最近的发展可能性的观点来看,他们可以有极大的差别。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如果教学要符合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教学如何走在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前面,就要实施差异教学。
5、在我们县城,学校里大多数的班级人数都在七八十,甚至九十,一百。面对这样一个大班,教师如果以同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就会严重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少,师生之间信息反馈不够,从而影响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研究宗述
1、研究走向
近代对个体差异的重视和研究源于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个体差异的实验室认定。1879年,随着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室,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人类行为的共同特点时,发现对于同一刺激,各人的反应常常不同。开始时以为这是由实验本身的误差造成的,但经过长时期的实验后,终于发现这种差异与误差无关,而是由被试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的。随着这一发现,个体差异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后,高尔顿、卡特尔、桑代克、比奈、斯腾等人对个体差异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个体差异的研究逐渐被性向研究所代替。性向(aptitude)作为某种特定情形下行为的预先倾向性或适合性,既包括能力,也涉及个性,既包括意动,也涉及情感,而且还暗含着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因此,在教育、教学以及社会决策和规划的许多领域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克龙巴赫和斯诺的开创性研究,使之与教学紧密联系了起来,直到现在仍然是个体差异研究乃至教学论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60年代,有关动机的研究日益丰富和深入,进一步揭示出人类行为多样化的根源。动机理论表明,由于人的需要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动机,从而导致了不同的行为,而不同的行为反过来又强化了不同的动机。如此循环往复,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动机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将人的个体差异的研究从单纯的心理差异引向了社会性差异,由微观的个体差异引向了宏观的个体差异。
70年代初,元认知研究的兴起,把个体差异研究又推上了一个新台阶。1976年,弗拉维尔在《认知发展》一书中对元认知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系统的论述:“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它是以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其实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元认知在个体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它对于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