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材料研究所分析培训第九章零件表面处理的金相检验.ppt

上海材料研究所分析培训第九章零件表面处理的金相检验.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材料研究所分析培训第九章零件表面处理的金相检验

零件表面处理的金相检验 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 上海市金属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 上海时效分析与安全评估中心 巴发海 概述 1、表面处理的目的 零件既能耐磨,又不易脆断。即要求 其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能够耐磨、耐疲劳、抗咬合和抗腐蚀;又要求心部在保证足够的强度的前提下仍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 2、表面处理技术的方法 热加工方法:熔融或扩散,热浸镀、化学热处理 电化学方法:电镀、阳极氧化 化学方法:化学镀、磷化 高真空方法:喷镀、离子镀、气相沉积 其他物理方法:激光表面强化 表面处理的方法 1、化学热处理:将零件与化学物质接触,在高温下使有关元素进入零件表面的过程。主要方法: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硼、渗金属等; 2、表面淬火:零件表面火焰加热、感应加热的淬火工艺; 3、热喷涂工艺(例如,电厂风机叶片) 一、钢的渗碳层检验 1、渗碳与渗氮: 钢的碳氮共渗是指同时向钢件表面渗入碳和氮。碳氮共渗处理范围很宽从550~950℃。随着温度上升;碳的渗入大于氮的渗入,因此日常生产中按温度的不同分成三种情况,即低温(500~600℃)、中温(760~860℃)和高温(900~950℃)。低温条件下实际上以氮为主,碳的渗入极少,因此称为低温氮碳共渗,又称软氮化。高温条件下以渗碳为主而氮的渗入量极微,故称为渗碳。只有在中温条件下碳和氮的渗入量均适当,故称为碳氮共渗。 2、渗碳用钢:通常为低碳钢(0.10~0.25%) 3、渗碳工艺:气体渗碳和固体渗碳 4、渗碳表面硬度 :HRC58~63 钢的渗碳层检验 4、渗碳层的平衡组织 第一层:过共析渗碳层,碳浓度0.85~1.10%,组织:片状珠光体+网状、半网状、粒状碳化物 第二层:共析渗碳层,碳浓度约为0. 8%左右,组织:片状珠光体 第三层:亚共析过渡层,碳浓度从共析含碳量到心部含碳量,组织:珠光体+铁素体 第四层:心部组织,含碳量0.2%左右,组织:铁素体+珠光体 钢的渗碳层检验 5、渗碳后淬火、回火组织 直接淬火:粗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应力大,易开裂 一次淬火和低温回火:渗碳后缓冷零件,再次加热淬火 表层:细针状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少量粒状碳化物 心部:低碳马氏体 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先一次→二次 表层:较细针状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少量粒状碳化物 心部:低碳马氏体 钢的渗碳层检验 6、渗碳层深度的测定 剥层化学法——分析碳浓度 断口法 金相法 显微硬度法(有效硬化层) 金相法与硬度法 测量过共析层+共析层+亚共析层总深度 梯度硬度法:从表面到550HV GB/T9450-2005 GB/T9451-2005 零件是热处理后最终硬度 基体硬度<450HV时约定 仲裁方法 注意间距大于压痕对角线的2.5倍,交叉打 渗碳零件的应用(略) GB/T9450-2005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仲裁方法 ISO2693:2002,MOD 适用于渗碳和碳氮共渗;最终热处理后距表面3倍于淬火硬化层深度处硬度小于450HV(否则需协议确定) 最终热处理后据距表面3倍于淬火硬化层深度处硬度大于450HV本标准仍然有效,以大于550HV的某一特定值为基准 试验力:9.807N(其他试验力也可需注明) 标示例:CHD=0. 8mm GB/T9451-2005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ISO4970:1979(E),MOD 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0.3mm 不适用于硬化层和基体层金属之间无过渡层的零件(例电镀层) 总硬化层深度:表面到显微硬度或显微组织没有明显变化的距离 有效硬化层深度:表面到规定的某种显微组织边界或规定的显微硬度值 方法:协商确定,显微组织法或显微硬度法(按GB/T9450) 试验力:1.96N~2.94N(0.2~0.3kgf) 例1 渗碳层检验实例 渗碳层的低倍组织照片,渗碳层厚度约1.1mm。渗碳层的高倍组织照片,其组织为细针状回火马氏体+极少量的残余奥氏体及弥散分布的点粒状碳化物。1/2R处的低碳马氏体+少量铁素体。心部低碳马氏体+较多铁素体。 例2 来样断裂螺栓强度级别为10.9级,材料为35CrMo,执行标准为ASTM A490M,规格为M30×150。螺栓表面最终采用涂达克罗和涂漆进行防锈。该螺栓同批生产的有2000多个,成品出厂时抽检20个做拉力试验,所检测指标全部合格,用户入厂时又抽检8个做拉力试验,结果也全部合格。该螺栓在安装时预紧力不详,服役一个多月时发现有20个螺栓发生掉头失效。 断口裂源 结论 螺栓表面增碳是在热处理奥氏体化保温过程中产生的,据委托者提供的热处理工艺,该螺栓奥氏体化温度为880℃,已接近渗碳温度的下限;另外,该螺栓在热处理奥氏体化保温过程中采用甲醇分解气氛防氧化脱碳,甲醇在高温厌氧情况下将发生分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