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复习资料

教学导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是”教学”,它是教师将汉语知识\汉语交际技能传授给外国学生的过程. 目标: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性质:a,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 b,对外汉语教学室第二语言教学. c,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 科. 教学过程(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语言测试 三个基本问题: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 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教什么) 第二层面,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如何学) 第三层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怎样教) 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如何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基础为计算机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用什么技术手段)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学科:语言学(核心基础)、教育学(提供理论)、心理学 迁移:迁移一般指学生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学得的经验包括知识、技能、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其中起促进作用的影响是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是负迁移。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我们完全按照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 第一语言:人们出生以后最先学习和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2)母语和外语 这两个概念是按照国别、民族关系来区分的。 母语: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通常是指本国或本民族通用的语言。 外语: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 (3)目的语 指学习者有意识的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常与母语相对使用。 (4)外语和第二语言的关系 第二语言可能是母语,但在更多情况下是外语,也可能既不是母语也不是外语,而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如中国的少数民族学汉语,汉语既不是他的母语,也不是外语,而是第二语言。所以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关系是一种包容的关系。第二语言包括外语。 西方有一种观点:以语言学习环境为标准来区分第二语言和外语,凡是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一般称为第二语言,不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叫外语,这种观点强调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 (5)母语和外语的关系 多数人的第一语言是母语,但也有人的第一语言不是母语,反而是外语,如移民到国外的某些人的子女。 多数人的第二语言是外语或别的民族的语言(非本民族),但也有相反的情况。 因此母语不完全等同于第一语言,外语也不等同于第二语言。 (6)习得和学习 习得,指在自然状态下从周围环境中学习获得某种能力。 学习,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讲授以及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 (7)习得和学习的关系 联系:a,是获得语言的两种途径,是相互交叉的,只是主次不同。 b,体现在不同的学习阶段。 区别:a,习得的主体是儿童,环境:社会环境,动机:交际需要,方法: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过程:建立事物—概念之间的联系,效果:比较好。 b,学习的主体是以成人为主,环境:课堂环境,动机:职业目的、受教育目的、学术目的,方法:教师指导下大量模仿、联系,过程:不需要从建立概念开始,效果:不确定。 (8)先天论和后天论 先天论:是心灵主义的解释。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观点:a,儿童生来就具有一个语言习得机制,是脱离了人类其它功能而独立存在的。 b,普通语法,即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当儿童接触到具体语言时,就会不断地通过假设—验证的演绎过程对“普遍语法”的参数进行定值以形成具体语言的规则系统。 是行为主义理论的解释。代表人物:华生(早期);斯金纳(后期) 理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的,是后天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反应后的刺激)的模式而获得的,是后天形成的一套习惯,因此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条件是十分重要的。C,成人并不总是对儿童的话语进行强化。 d,单靠S-R培养不出语言交际能力。 (9)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相同之处: 都是为获得语言交际能力,都经过理解、摹仿、记忆应用等阶段,都运用类推、泛化、简化等学习策略。 不同之处:学习主体不同,第一语言习得主体是儿童,第二语言学习主体主要是成年人。 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儿童的理解能力较弱,但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强;成人理解能力较强,,可塑性较弱,接受能力比儿童弱。 目的和动机不同,幼儿习得第一语言是内在的、本能的、自发的;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往往都是带有目的的。 环境不同,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以自然学习环境为主,课堂教学为辅;成人学习第二语言,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