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生态学课件第三章.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染生态学课件第三章

第四节 化学元素的颉颃、协同关系 一般的颉颃作用 1 Cu对Zn中毒的抑制作用 表3-24 2 Se对Hg的颉颃 表3-25,26 3 Zn减轻Cd的毒害作用 表3-27,28 4 Ca、Mg对其他元素的颉颃 一 、元素之间的颉颃机制 (一)两种元素之间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颉颃 1 两种元素能生成难解离的稳定化合物的,可能产生颉颃 例:Se 对As、Hg、Cd、Ag、Sb的拮抗 S对Cu、Fe 2 两种元素能生成稳定络合物,可能产生颉颃作用 例:络合物 对金属元素的拮抗 CN-对Fe3+ F-对Al 3 两种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产颉颃作用 例:血红素中的Fe2+还原Cr6+到Cr3+ (二)破坏金属酶的辅基或金属蛋白的蛋白质活性基团而产生的颉颃 1 干扰离子与生物体中的有机质更稳定的结合,从而使机体中的某些元素被置换出来 例: Cd替换蛋白质中的Zn是因为Cd与巯基结合更稳定 2 由于干扰离子的氧化还原作用使辅基中的双硫键还原、裂解,失去活性 例:2CN-+R-S-S-R——2R-S-CN SO2 3 重金属作用于金属酶蛋白质的巯基或羧基,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 例:重金属Hg、Ag、Pb等作用于蛋白质的羧基或巯基,使其变性 (三) 使金属酶反应体系受阻而产生的颉颃 由于一元素的作用,使金属酶反应体系中的一环受阻,从而产生对另一元素的颉颃,造成代谢障碍。 (四)相似原子结构的元素有机络合物中的互相取代而造成的颉颃 生成络合物的配位数、离子半径、离子体积以及半径比率等值都非常相近,是两种元素取代的基本条件(表3-29;表3-30) 不同的是他们的晶格能和电离势差别很大。 二、联合作用类型的评定 (1)联合作用系数法 (2)等效应线图法 只能评定两个化合物的联合作用 方法: 相同试验条件和接触途径下分,求化合物甲、乙的LD50及其95%可信限,作等效应线。 相同条件下求甲、乙的等毒性剂量(如各取0.5 LD50 )混合物的LD50。 以混合物中甲、乙的实际剂量在图中各做垂线,以交点位置评价类型。 联合作用的等效应曲线 1—拮抗作用 2—相加作用 3—协同作用 (3)毒性指数法 混合毒性指数: MTI=(logM0-LogM)/LogM0 研究元素撷抗的意义: 理论意义; 应用价值; 环境评价工作中的意义。 * * 第三章 污染物的毒害作用及机制 a, b,c....n—混合物中A,B...N化合物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联合作用系数K与联合作用类型 1.75 0.57~1.75 0.57 Keplinger法 2.7 0.4~2.7 0.4 Smyth法 协同作用 相加作用 拮抗作用 方法 如果混合物中的各化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是相加作用,则K值应等于1。但通常测定的LD50值有一定的波动范围,所以K值也会有一定的波动。为此,提出了两种评定联合作用类型的方法(下表)。 甲化合物(mg/kg) 乙化合物(mg/kg) LD50 LD50 上限 上限 下限 下限 3 2 1 效应加强 1 可加性 =1 部分可加性 0~1 独立作用 =0 拮抗作用 0 效应类型 MTI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