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凤凰谷混凝土拌和及制冷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案.doc

凤凰谷混凝土拌和及制冷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凤凰谷混凝土拌和及制冷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案

混凝土拌和及制冷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案 1.1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 混凝土系统布置在左岸大坝下游7#冲沟出口靠上游侧,主要承担大坝、厂房部位的混凝土共计约35.1万m3的生产任务。其中温控混凝土10.0万m3。 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月高峰浇筑强度为2.75万m3。 考虑夏季混凝土施工的需要和系统留有余地、生产故障等因素的影响,系统设置2座拌和楼,其中1#楼设计混凝土生产能力为120m3/h;2#搅拌站设计生产能力为75m3/h。1#楼为制冷拌和楼,生产出机口温度为14℃时的低温混凝土生产能力为100m3/h。能满足现场浇筑强度要求。 混凝土生产系统建设从2006年4月5日开始,到2006年7月15日建成投产。混凝土生产系统的混凝土出料高程设在832.5m,占地约8000m2。建筑面积725m2。 系统投产后,水泥用散装车运到现场,经地磅称量后由拌和系统供应压缩空气卸入水泥罐。袋装水泥入库后拆包,用单仓泵输送到水泥罐。拌制混凝土所用砂石料从下游砂石料系统净料廊道采用皮带机直接输送到拌和楼料仓。 混凝土生产系统从成品骨料堆场至拌和楼出料,包括:与混凝土搅拌楼配套的骨料输送、储存设施;水泥和粉煤灰储存、输送设施;空压站设施、外加剂设施、混凝土试验室、制冷车间、供水和供电设施、废水处理设施;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等设施。所有这些设施将保证在达到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拌和出合格的混凝土。 4.1.1 基本资料 4.1.1.1 气象条件 坝址处多年平均气温13.8℃,最高月气温32.0℃。多年月平均气温见表4-2。 表4-2 多年各月旬、月平均气温值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 6.1 7.9 12.2 16.0 18.2 19.1 19.5 18.8 17.0 14.1 10.2 7 4.1.1.2 对外交通 生产系统对外交通较为方便,水泥、粉煤灰均由左岸进场公路从龙庆乡至泥里沟,总长38km,为乡村公路。左岸进场公路已具备通车条件。公路运输供应到工地。 左岸公路干线布置了高线和低线公路,另外在坝后550m处修建一座施工跨江大桥(汽20,挂80,单向车道)沟通两岸,形成两岸联通、上下游联线、高低线通达的场内交通网。拌和系统生产的混凝土可通过场内高低线公路运到大坝、厂房等部位。 1.2 设计依据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以招标文件作为总体设计指导性方案,2座混凝土拌和楼为HL20-3F1500L拌和楼和HZ90-2F1500型搅拌站,满足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浇筑高峰期生产能力2.75万m3/月的要求。设计成果满足国家(及有关部门、有关行业)的现行标准、规程、规范及招标文件中技术条款的有关要求。具体包括: (1)《凤凰谷水电站大坝、厂房土建及相关工程招标文件》(合同编号FHG/C2);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3)《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导则》,DL/T5086-1999; (4)《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5)《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 (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8)《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9)《周期式自动化混凝土搅拌楼技术条件》,SD198-86 (1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 (1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2-2000; (13)《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1996 (14)《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267-88; (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6)《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1.3 设计原则 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方案遵循生产工艺先进可靠、混凝土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生产能力满足工程需要,能与混凝土运输线相匹配的总体思路安全生产。其设计原则如下: (1)可靠性原则:混凝土供应满足强度的需要。设计中的各生产环节均符合这一要求,将系统运行可靠性作为设计的第一原则。 (2)质量原则: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确保生产的混凝土质量。设计中安排调整控制质量的措施,特别是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使混凝土的各种技术指标得到充分的保证。 (3)适用性原则:全部设计符合指导方案的基本格局,使其能充分满足总体方案的要求和总进度计划的要求。 (4)安全性原则:设计中体现了安全第一的思想,特别是对边坡支护、基础处理、大件吊装、安全监测、接地保护、防止雷击、自动控制与监视方法的设计等特别重视。 (5)先进和成熟性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