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单片机的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设计.doc

基于单片机的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单片机的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 啤酒发酵温度采用传统的手动操作控制,啤酒质量差,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酒损严重,不能灵活地修改工艺参数。为此我们使用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来控制啤酒发酵温度,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介绍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系统的软件设计和抗干扰措施。 1系统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 本系统主要由AT89S52单片机、温度采集与A/D转换电路、8155扩展电路、液晶显示接口、键盘接口、蜂鸣器报警电路、串口通信电路、DAC0832、电压放大和V/I转换等单元组成。控制系统硬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1.1微处理器系统 AT89S52单片机为主控制器件。AT89S52是ATMEL公司生产的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它除正常工作外还可工作于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进一步减少了芯片的功耗。单片机首先根据已经测量的数值计算出温度偏差,然后进行PID控制并计算出相应的控制数据量,将控制数据量输出到D/A转换器。AT89S52还负责按键处理、液晶显示以及与上位机进行通信等工作。本系统采用8155A芯片来扩展键盘和液晶显示,用MAX232实现RS-232C标准接口通信电路。键盘主要负责温度控制范围和PID控制参数的输入;液晶显示器采用LCM128X64液晶显示模块,把温度控制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 1.2数据采集电路的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使用集成温度传感器LM35,它的灵敏度为10mV/℃,即温度为10℃时,输出电压为100mV。常温下测温精度为+/-0.5℃以内,消耗电流最大也只有70μA。本文采用±5V双电源供电方式,电路简单,不需要对LM35的输出进行调整。 将LM35的输出电压放大5倍(注:根据发酵温度的变化范围和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将电压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整定为5倍),使放大器输出电压限制在不大于5V的范围(给定温度对应值要在5V范围之内),以便与单片机的电平相匹配。放大电路采用集成运放组成,如TLC2272等。 由于温度信号为缓慢变化的信号,对A/D转换速度要求不高,可选用价廉的集成A/D芯片ADC0809。ADC0809将经过5倍电压放大的电压模拟量转化成与其大小成正比的数字量,并送给单片机。 1.3蜂鸣器报警电路 系统时刻检测发酵温度值,出现异常时启动蜂鸣器报警。蜂鸣器报警电路由晶体管和蜂鸣器组成。由单片机I/O口输出信号控制晶体管的导通或截止,晶体管导通,则蜂鸣器报警。 1.4驱动电路 DAC0832输出的0~5V的电压经过放大器放大为0~10V的电压。由于DDZ-III型电动角形阀的控制信号是4~20mA直流电流信号,因此需要将电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流信号。V/I转换电路使用集成电路AD694。DDZ-III型电动角形阀以单相交流220V电源为动力,接受4~20mA直流信号,自动地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达到对冷却酒精水流量的连续调节,实现发酵罐内温度的控制,使实际温度向着给定温度变化并最终达到给定温度。 2软件设计 本系统软件设计采用结构化和模块化设计方法,便于功能扩展,程序可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程序模块主要包括:主程序、PID数据处理、按键处理、温度采样与A/D转换、数字滤波、越限报警等子程序。本文重点介绍主程序流程图和数据处理模块。 2.1主程序 控制系统主程序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系统利用定时循环轮流对8个温度进行实时采样,为了能够实现温度的巡回测量,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来选择温度输入通道。用户可以通过键盘设定温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偏差e(k)绝对值的设定值M、PID控制的系数kp、ki和kd等参数。 2.2数据处理模块 本温控系统采用的数字PID算法由软件实现,增量PID控制算法的优点是编程简单,数据可以递推使用,占用存储空间少,运算快。但是对于温度这种响应缓慢、滞后性大的过程,不能用标准的PID算法进行控制。当扰动较大或者给定的温度值大幅度变化时,由于产生较大的偏差,加上温控本身的惯性及滞后,在积分作用下,系统往往产生较大的超调和长时间的振荡。因此,为克服这种不良的影响,采用积分分离法对增量PID算法进行改进。当偏差e(k)绝对值较大时,暂时取消积分作用;当偏差e(k)绝对值小于某一设定值M时,才将积分作用投入。 1)当|e(k)|<M时,用PID控制。偏差小,说明系统温度已经接近设定值,此时加入了积分作用,可以消除系统静差,保证系统的控制精度。根据递增原理可得 u(k)=kpe(k)+kiki=0!e(i)+kd[e(k)-e(k-1)] (1)式中:e(k)=r(k)-y(k)为第k时刻所得偏差信号,rk是给定值,yk是实际输出值;kp为比例增益,ki为积分系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