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铝异种金属钎焊工艺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铝异种金属钎焊工艺研究

杜隆纯 1, 宋芳芳 2, 卫国强 1, 金亮 1(1.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2.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物理及其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 州 510610)摘要: 由于 Sn 基钎料对硬铝的润湿性差及焊后服役过程钎焊接头耐腐蚀性降低的问题, 因此制备高可靠性的大面积、 高致密度的铜 铝异种金属的钎焊接头是非常困难的。 本文研究了铜与硬铝之间的钎焊连接工艺, 提出了在硬铝表面化学镀 Ni-P 的方法, 并且采用 炉中钎焊来保证钎焊温度的均匀。 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这一工艺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铜与硬铝之间的钎焊连接, 所获得的钎缝没有明 显的钎焊缺陷; 在 Ni-P/Sn-5Sb 钎料界面形成 (Ni, Cu)3Sn4 相, 而在 Cu/Sn-5Sb 钎料界面形成扇贝状的 Cu6Sn5 相。关键词: 铝铜钎焊; 化学镀 Ni-P; Sn-5Sb 钎料中图分类号: TG457.1; TG454文献标志码: B0前言随着异种金属连接技术的不断发展, 铜铝异种 金属接头由于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导电、 导热性 能, 可以应用到很多工业领域, 如电气工程、 化工、 制冷工业[1]。 目前, 铜铝异种金属焊接主要采用熔 焊、 压力焊 和 钎 焊 。 由于铜和铝的熔点相差较大 , 熔化焊时易形成未熔合和夹杂; 同时在界面形成硬 脆且电阻极大的金属间化合物[2]。 另外, 铝的热膨胀 系数大而弹性系数小, 焊后变形较大, 因此采用熔 化焊工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于铜铝异种金属的 压力焊方法主要有冷压焊、 摩擦焊、 爆炸焊和热压 焊。 Jiahu Ouyang 等人[3]采用搅拌摩擦焊方法对铜与 6061 铝合金对接接头的研究表明, 焊后的机械混合 区的显微硬度偏高, 使得直接搅拌摩擦焊焊接铜铝 有一定的困 难 。 此 外 , 压焊需要专门的焊接设备 , 成本较大, 并且工艺复杂, 局限性大。在铜铝钎焊工艺中, 如果直接进行钎焊会存在 很多问题, 如钎焊温度过高和保温时间过长都会使 钎缝中生成脆性相 (CuAl2, Cu2Al, Cu3Al2 等 ), 使收稿日期: 2013-06-04基金项目: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物理及其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 基 金 课 题 (ZHD201207) 及 重 点 实 验 室 基 金 课 题钎缝的强度和塑性都降低, 甚至会使钎缝中产生晶 间腐蚀, 同时为去除致密的铝氧化膜, 需使用腐蚀 性大的钎剂, 而钎剂的残渣吸潮后形成腐蚀剂, 会 导致钎缝严重腐蚀。 因此, 铜铝异种金属直接钎焊 困难较大, 并且接头质量也不好[4-6]。 为减少铝铜原 子的直接接触, 避免形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 可以 先在铝表面镀一层金属, 然后与铜钎焊。 由于铜不 与铝直接钎焊, 这样就可采用腐蚀性小或无腐蚀性 钎剂, 因而可提高钎焊接头的强度和抗腐蚀性。 杭 春进等[7]设计在铝表面电镀 Ni-Sn, 从而改善直接铜 铝钎焊的不利影响。 本试验采用化学镀的方法, 在 硬铝表面镀一层 Ni-P 合金, 镀层合金与钎料反应, 从而消除铝铜直接钎焊时的不利影响。 采用无铅 Sn- 5Sb 合 金 作 为 钎 料 , 该合金钎料的熔点 为 245 ℃, Sn-5Sb 钎料可以为钎焊接头提供良好的强度和导热 性能[8-9]。 通过金相分析、 扫描电镜分析和 X 射线无 损检测等方法, 证实了该工艺方法是可行的。1 试验1.1 试验材料待焊铝件的牌号为 2A12 (LY12), 铜件为纯铜(w(Cu)>99.95%)。 将铝件待焊部位预磨抛光, 然后 进行化学镀 Ni-P 薄膜, 经扫描电镜 (SEM) 测定,38 ·工艺与新技术·焊接技术第 43 卷第 1 期 2014 年 1 月分数)。 将铜件的待钎焊部位用砂纸打磨, 然后分别 在 φ(HCl)5%溶液、 去离子水、 无水乙醇中浸泡并吹 干。 试验所用钎料为成分是 Sn-5Sb (质量分数) 的 片状钎料 (厚度为 0.15 mm), 将其裁剪成与钎缝尺 寸相同的焊片, 钎剂采用 ZnCl2-NH4Cl 系钎剂和松香 型 (中活性) 钎剂。1.2 试样装配图 1 为试验模型装配示意图, 铝件的尺寸为 70 mm×50 mm×25 mm, 铜件圆柱体底圆直径为 15 mm, 高为 70 mm。 把焊片 (70 mm×48 mm) 放入铝件待 钎焊部位 (圆弧处), 保证和铝件良好接触。 在装配 的焊片处和铜件的待钎焊处涂上钎剂, 然后把铜件压入铝件, 并在工件的两端面待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