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灵山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上人间灵山村

天上人间灵山村 天上人间灵山村 2011年07月24日      灵山最具魅力的是村头的水口。   水口是古徽州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造就了徽州村落良好的水土环境,因此才有了画里徽州。“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徽州的古村落显示出徽州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环境的追求。   行至灵山村口,未进村庄,先闻水声。循声望去,一道瀑布从灵阳古桥飞流直下,击崖抨石,水花如雾。灵山的水口由天然的丰溪出口和后建的“天尊阁”、“文昌阁”、“五福庙”、“灵阳桥”、“翰苑坊”以及御赐的苦丁树等构成了其独特而又美妙的风光。   屹立于村口“天尊阁”,巍峨凌空,被称为“雷祖庙”,灵山人也称它“水口庙”或翰林亭,系明代洪武年间方圣安、方圣平、方圣功三兄弟共建。无论是哪个派系的方氏,都以方雷为鼻祖。传说方雷是榆芒帝的长子,有“破蚩尤于阪泉,斩永曜于涿鹿”的功绩而被轩辕帝封于方山。天尊阁气势宏伟,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阁内天花板彩绘,图案精致。大殿上题联云:“钟声半逐前溪去,山色都随彼岸来。”又一联云:“殿阁钟山川灵秀,水声喷谷口澄鲜。”据说天尊阁中悬挂有雷祖像。过去曾有并排建造的一座“文昌阁”,第二层与“雷祖庙”相通。现阁已毁,遗址尚存。   有方氏结居之地就有雷祖庙,有雷祖庙的地方就有雷祖庙会,雷祖庙会又以徽州灵山历史上的庙会最兴旺,历史最悠久。许承尧著《歙事闲谭》中有记载雷祖庙会的传说:“对山有高冈顶,横竹筒长尺许,空洞无物。是日,自出卷轴,悬筒末,金身朱喙,宛然神容。愚民瞻仰以万计,成拜跪怠容,至一时许仍没。同治中,发逆扰徽属,僧夜梦神语云:乱人且至,盍埋我山冈下,深三尺,当免劫。僧惊寐,如神指,已亦避乱山中。未几,贼大至,寺院焚毁殆尽。闻灵山异,掘之,甫及尺,霹雳出地中,掘者尽仆,筒飞去,入黄山不见。逾年,贼平,僧始归。又梦神语曰:我在黄山某冈下,今事靖,可迎我归也。众具卤簿往觅,筒果在,迎之归。至今灵如故。灵山雷祖如昔,每年6月24日,邻近村落皆素食,往拜神者塞途,皆此种谰言,传益迷罔也。录之以见恶俗革除不易。”庙会这天,“焚香者络绎于道,山顶村民百余家,皆好善布施,客民食宿不取值。家中置茶具一,人人饮不禁。有窃物者,辄自扑,不能挟以遁也。”足见灵山庙会之兴盛。   因雷祖庙地处灵山水口,故又称“水口庙会”,发展到后来,庙会成为灵山土特产品的交易盛会,灵山甜米酒、灵山竹编、灵山香草等,纷纷上市,供应香客。现在的灵山已经没有了这个风俗。据说解放前还有徽属各县及江西、浙江一带的众多信男善女,长途跋涉,来到灵山村,参加“灵山庙会”,观看“鬼点灯”。灵山地下藏有磷矿,经六、七月的烈日曝晒,至夜暮降临时,青光点点,时隐时现,飘忽不定,民间称之为“鬼火”。“不信阴阳事,请看灵山鬼点灯”的民谣就是这样流传开来的。   “天尊阁”前是一座高大古朴的“翰苑”石坊,牌坊上方的正中雕楷书“恩荣”,中间横雕楷书“翰苑”,字迹清秀,大方有力。“翰苑”坊建于明代正德6年(公元1511年),柱、梁用粗麻花岗岩石料,雕刻的花板采用红页石和白麻石料,麻石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雕刻图案已风蚀剥落,残缺不全。整座石坊因采用的石料不一,颜色不同,风化程度亦不一样。近年,徽州区政府为保护灵山古迹,投入一定的资金修缮“翰苑”坊,现在牌坊的多处横梁已更换过,新旧石材,对比明显。   “天尊阁”和“翰苑”坊间有一个小石板坦,坦前有一方人工筑起的蓄水池,丰溪水在池中回漩,穿灵阳桥,飞流而下,经月形石桥洞,穿山过涧,汇入丰乐河。“文昌阁”旧址旁,是断壁残垣规模依旧的五福庙,庙边的御赐苦丁树已有500多年树龄。   水口是一村流水的总出口,由于水流出口与村落通行的路口方向一致,水口就成了村落门户。“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润万物者莫润于水”。徽州人在建村落时非常注重水口,这是缘于古徽州的风水观念。水是财富的象征,要留财便要在村口锁关,为了留住财富,往往会在水流出口的地方或建筑拦水堤坝,或挖掘池塘,种植树木,兴建桥台楼阁等,这是事关村落人丁兴衰财富聚散的大事。同时,水口又是徽州古村落的公共憩息地,村民们劳作之余,三五成群,在此家长里短。凡徽州古村落之水口,均为当地一景。                                                                        小城故事   邓丽君   小城故事多   充满喜和乐   若是你到小城来   收获特别多   看似一幅画   听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