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碳钢板
范围
无论用于暴露在外或是不暴露在外的低碳持续铸钢,本要求均有涉及,并适用于所有低碳钢板和镀层衬底。持续热轧或冷轧扁平板材需要成卷或成板状供应。热轧板材厚度通常1.75mm。这些板材用于冷成型以及焊管的生产。表面型和加工/抛光合适的冷轧板材适用于表面镀层(熔体浸溃法或热喷涂金属电镀、电解电镀、有机和/或其他镀层)。本要求不适用于硬化或带材。更多要求由当地商业个体规定。
材料描述
CR表示冷轧,HR表示热轧。数字(1.2.3…)表示钢的可成形级别。钢的级别与化学和机械要求相对应(见表1.2.3)。如果钢的级别后边有第三个后缀(C),表示低碳钢。希腊字母E代表“暴露”,U代表“不暴露”。另外,非镀层的产品会在“抛光”和“钢型”之间标有“非镀层”字样。以上编码综合起来就能准确描述材料。
1.2 被代替的GMIO NAO要求对照表
略
1.3 符号:不适用
1.4 标准应用
金属板材包括低碳钢产品和镀低碳钢板材。
参考
注:只有最新认可的标准适用(另有规定除外)。
2.1 外部标准:略
2.2 GM标准
2.3 附加参考:略
要求
下文对材料运送、加工、性能和生命周期之内的其它阶段进行了要求。独立的GMAO商业个体的偏差要求见“附录A-偏差表”。
对于GME,若有任何争议,参照“欧标”和EURONORM。
3.1 送货要求:不适用
3.1.1化学要求:不适用
3.1.1.1 母材
根据ASTM A751进行产品分析,决定母材成分。母材成分与表1相符和/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认。Isuzu热轧级别的化学成分的偏差部分见表A1。其他要求和限制由区域中心可成形性机构规定。
3.1.1.2 表面处理
规定使用润滑剂镀层的产品要与分别带有预润滑镀层VDA规格230-201的GMAO-NA 9984001,GMAO-拉美 EMS.9310015 或GMAO-欧洲规格 B 0401270/B 0401271相符。
标1:化学成分
(% 质量)
GMW2M-ST-S标准 成分 CR1,HR0 CR2,CR3,HR1,HR2,HR3 CR4 CR5 碳 最大0.13 最大0.10 最大0.08 最大0.02 锰 最大0.60 最大0.50 最大0.40 最大0.25 磷 最大0.035 最大0.025 最大0.025 最大0.020 硫 最大0.035 最大0.020 最大0.020 最大0.020 铝 —— 最小0.015 最小0.015 最小0.01 氮 最大0.008 —— —— ——
表2/表3: 略(见原稿)
3.1.2 机械要求
机械性能要求见表2.3。机械试验方法规定见GMW3335M(使用适合的抗拉试样)。塑性变形率和r值在20%应力下确定。若均匀伸长低于20%,塑性变形值在均匀伸长最大值时确定。具体的应力级别要与所有试验结果一同写入报告。应变硬化指数n和k值要在10-20%应力下,或10%-均匀伸长终值下(当均匀身长小于20%时)确定。具体的应力范围要与所有试验结果一同写入报告。按照EN 10002-1进行的抗拉试验,只有横向试样适用。可以使用宽度小于等于300mm的、与轧制方向一致的扁平轧材试样。Isuzu冷扎和热轧级别的机械性能请参考偏差部分的表A2.A3。
3.1.3 物理要求
3.1.3.1 材料厚度和公差
详细的技术零件图/电子数学文件会详述材料厚度和公差。不同厚度和强度等级的公差要求,请见GMW3224M。
3.1.3.2 表面要求
3.1.3.2.1 表面条件
详细信息见附录A-偏差表。
3.1.3.2.2 表面质量
据供需双方商议,钢材可以避免表面瑕疵。对于不暴露在外部的表面,允许有诸如细孔、轻微凹陷或划痕、小斑点、轻微着色等不影响成型或表面镀层的瑕疵。暴露在外部的表面不能有影响漆面或电解镀层统一外观的瑕疵。另一面起码要达到不暴露在外的表面要求。有些应用场合要求钢材两面都要达到暴露面的要求。详细规定由相关成型分析机构出台。
3.1.3.3 微观结构要求
3.1.3.3.1 粒度
粒度为6号,若按照ASTM E112试验则要更微小,并且要与整个板材厚度始终一致。
3.1.3.3.2 夹杂物
有两种供选择的分析方法。
方法一: ASTM E45 方法D, Plate III,在100x条件下分析,夹杂物含量不能超过2.0级(薄)和2.0级(重)。
方法二:Opel105工艺M:通过分析,夹杂物不能超过尺寸指数2。
3.1.4 其它要求
3.1.4.1 标记
除非另对时间顺序有所要求,否则将在外用面板的完全抛光卷材的不暴露面、及内用面板的卷材外面进行标记。标记方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标记用墨由买方公布。
3.1.4.2 其他要求
诸如产品形状和规格公差、检验单位、试验数量、取样、实验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