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高教案 获奖
《登高
1. 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2. 感悟诗人深处乱世却心忧天下的伟大情怀。
【教学难点】学习诗人以天下兴旺为己任的使命感。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诗从字面上看比较容易理解,主旨也不难把握,但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我打算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导入,通过对诗句中重点字词的讲解,以及多次地诵读诗歌,让学生在联系作者生平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入地领悟到诗人的伟大情操。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在小学时我们学过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767年作者写于夔州。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般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郁闷,在重阳节这天抱病登台。
四、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配乐朗读,强调诗歌的诵读节奏。
2、学生初读诗歌,感受诗歌韵律美,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五、品读诗歌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形、声、色、态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长江”是时间的无穷,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4.尾联艰难苦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指艰难艰难。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酒菊花。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的感情。杜甫爱喝酒,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中诗人所表达感情。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明确: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情感: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八、结束语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穿越,和大诗人杜甫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请同学们铭记这位一生坎坷,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的杜甫,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的杜甫,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还挂念祖国兴衰的伟大诗人杜甫。
(学生诵读诗歌,品悟诗歌音乐美,完成背诵。)
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