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催化氨化合成乙二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二醇催化氨化合成乙二胺

第34卷第5期 应用化学 Vol.34Iss.5 2017年5月        CHINESEJOURNALOFAPPLIEDCHEMISTRY        May2017 乙二醇催化氨化合成乙二胺 张华良 杨 师 洪 超 徐 潮 袁 华 (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3) 摘 要 为了探索乙二胺绿色合成的新工艺,采用自制的负载型双组分复合金属氧化物NiO/CuO/AlO为催 2 3 化剂,对乙二醇进行催化氨化制备乙二胺,用气相色谱法对反应物进行分析检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考察催化剂组成、物料比、温度 和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乙二胺的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活性组分n(Ni)∶n(Cu)=3∶1、催化 剂加入量3%、氨醇质量比4∶1、反应温度180℃、反应压力06MPa、反应时间4h,乙二胺的选择性达567%, 乙二醇转化率达686%。与传统的二氯乙烷法相比较,本工艺更清洁友好。 关键词 乙二醇;乙二胺;催化氨化 中图分类号:O6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7)05055706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7.05.16033 9 乙二胺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在农药、食品、医药、汽车、造船、土木建 筑、水处理、造纸、橡胶、纺织和电子等行业应用广泛,例如可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染料中间体、电镀液、 表面活性剂、润滑油添加剂、纸张湿强剂、土壤改良剂等的基础原料[14]。乙二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二氯 乙烷法、乙醇胺化法、环氧乙烷法、乙烯氨化法和二甘醇氨化法等,其中主要工业合成方法为二氯乙烷 (EDC)法,但是EDC法存在产品质量差、设备腐蚀严重和三废排放量大等缺点[57],需要探索新的乙二 胺制备新工艺。从反应原理而言,乙二醇的氨烷基化反应是制备乙二胺的最理想路线,文献报道,一些 金属催化剂对双官能团醇类化合物催化胺化反应表现出了一定的催化活性。Winderl等[8]采用钴系催 化剂对乙二醇的氨烷基化进行了研究,乙二醇的转化率90%,乙二胺的选择性可达78%,但反应条件非 常苛刻(180℃、30MPa);Legoff等[9]发现镍铝体系对乙醇胺催化氨化制备乙二胺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但易于形成较多的副产物哌嗪。Deeba等[10]报道了CuNi催化剂在乙二醇胺氨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适量Cu的加入既有利于提高镍的催化活性,又可能抑制乙二胺的过度氨基化。基于镍、铜和钴等金属 催化剂在氨的催化烷基化反应中不同的催化作用,本工作选择NiO/CuO/AlO为非均相催化剂,对乙二 2 3 醇进行催化氨化制备乙二胺进行初步研究,该工艺过程路线简捷,环境友好,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D8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XRD,德国BRUKER公司),CuK 射线源,电压40kV,电流40mA; α VGmultilab2000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美国VG公司),MgK 射线源,12536eV,150W;GC8000 α 型气相色谱仪(合肥科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氢火焰检测器FID,SE54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m,柱温 为180℃,检测器和辅助炉温均为250℃。 乙二醇(990%)、乙二胺(999%)乙醇胺(990%)、氧化铝(990%)、三水硝酸铜(990%)、六水 硝酸钴(985%)均为分析纯试剂,购自国药集团化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