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学生如何看懂西方现代绘画几点建议.doc

中学生如何看懂西方现代绘画几点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生如何看懂西方现代绘画几点建议

中学生如何看懂西方现代绘画几点建议   【摘要】西方现代艺术自19世纪下半叶产生至20世纪末,已有100余年的历史,然而中国观众对它的了解仍十分有限。有些人对它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那纯粹是胡闹,只有写实才是艺术的正宗;也有人认为它既然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艺术,却又不知如何来看待和评价这些同传统艺术大相径庭的现代作品;还有的人跟在西方现代艺术后面盲目地崇拜和模仿。的确,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评价和认识已成为摆在每一个关心艺术的现代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现代艺术 思想文化 创作灵魂 欣赏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14-01 到19世纪下半叶,以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主义”为开始,现代派绘画纷纷涌现出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派等。现代艺术如同一座大厦,由各种不同类型的风格组合而成,建造这所大厦的原理,是科学、理性和文化。然而组成现代艺术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西方由于其高速的发展它所孕育的西方文化是现代文化精美的外衣,而中国厚重的文化正像一支强心针打入现代艺术体内,成为它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地、整体地影响着西方现代艺术。众多的现代派绘画在风格、技法和对艺术的理解上互不相同差异甚大,要了解、读懂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点。 一、搞清作品的思想文化背景 欣赏现代派绘画,必须了解其共同的思想文化背景,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现代派绘画对严格理性精神的古典主义的反叛,推动绘画艺术朝着非理性主义的方向发展。这和同一时期西方哲学主题的变化是相一致的。艺术家同哲学家一样敏锐地感觉到了社会变化的征兆,并分别以极其不同的方法表达出来,这就形成了各种现代派艺术和现代哲学。它们共同表示了对科学理性精神造成的技术化、现代化社会压抑人的基本生命力的忧虑和烦躁,呼喊感性冲动。因此,各画派的共同主题就是强化和夸张现实给人造成的感觉,极力表现这种感觉及其所引起的情绪冲动,而将制图式的准确描绘抛于一边。超现实主义用写实技巧来表现主观想象或梦幻下意识的幻象;印象派着力表现阳光下大自然的生命与活力在人们的视觉上留下的瞬间印象,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野兽派常运用未经调和的原色所画的线条和色彩本身的强刺激力表现主观情绪;立体主义则基本上毁弃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用符号式的图形给人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以此表达感情。这些都体现出明显的非理性精神。事实上,超现实主义画派正是自觉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创作的。这或许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二、抓住作者的创作灵魂 凡“精神病”,认为他们的作品很变态、很难理解。如:凡骷髅病态的人体。这些元素给观众造成了很大的困惑。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除了要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背景之外,还必须了解在这种背景下对作者精神世界的影响。 凡 自从凡闭、恐惧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他实施感觉到事物那种火山般的挣扎,画中的人和物仿佛受到某种劫难似的,都痉挛的非常厉害。在《月下丝柏》、《村道》、《橄榄园、远山和太阳》等作品中,凡“狂野地把作品喷射出来”。 蒙克也一样,善于变化地掌握激动的线条,用他来激发感情和传达心绪。精神上的变态使他常被一种莫名的紧张与恐惧所纠缠。他的早期作品就开始暗示某种不确定的内心痛苦和忧郁情调。在《青春》中,少女病态的脸上流露出对未来的恐惧。甚至《生命之舞》这个必然欢悦的旋律中也参透着悲观哀伤的音节。苦涩、不安、焦虑、绝望是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的主要精神状态。蒙克的作品常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病态心理表现,一种视觉印象能唤起来自心灵深处的吓人的疯狂。 在现代派艺术中,诸如此类的作品和画家位数很多,到处都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精神分裂的残酷世界,精神似乎成了20世纪的“世纪病”。这是由于畸形的社会使人们产生畸形的观念,以丑为美,非理性,反理性,是人与社会的对立、分离与异化在艺术中的反映,精神病态成了一般艺术家尤其是画家的创作心理。 三、改变传统的欣赏标准 从古希腊到19世纪模仿写实艺术发展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人们逐步建立起一种统一的、绝对的标准,这就是真实和优美。这种真实和优美的艺术标准,在人们的头脑中影响极其深远。 19世纪末后印象派冲破了模仿写实的束缚,艺术家们面前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天地,艺术除描绘真实以外,还可以表现怪诞、丑陋、痛苦和不安。正式由于这些元素的介入,艺术倾向不再是一元的、单向度的、唯美的,而是美丑并举、恶善相对、哀乐共生的。怎能想象用一个亘古不变的标准来评价风神殊异的心灵呢?如果欣赏者仍然站在传统艺术观的立场上,以传统艺术标准来看待现代艺术,他将无法懂得,或者说永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