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时起搏器电极移位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
临时起搏器电极移位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 临时起搏电极; 移位; 原因;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161-02
临时起搏器是采用电子技术,模拟心脏冲动发生和传导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临时刺激心脏跳动[1],是一种临时的过渡性起搏方式。常用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如严重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而急需心脏起搏者[2],还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急救以及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外科手术前心动过缓或阿托品试验阳性者的保护性应用等。当病情危重不宜搬动时,常在床边行紧急临时起搏电极植入术,一般非紧急情况下将患者转入导管室在X线投影下植入临时起搏电极,外接体外脉冲发生器。临时起搏电极的放置时间一般在1~2周[2],最长不超过1个月。临时起搏器在安装和使用过程的并发症有电极移位、心肌穿孔、导管断裂、感染、心律失常、穿刺部位出血、呃逆、周围静脉血栓形成和穿刺并发症[1,3-4],其中电极移位最为常见。电极移位可通过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并减少发生,现对临时起搏器电极移位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作综述如下。
1 临时起搏电极植入部位和常用静脉途径
一般采用心内膜起搏,经静脉途径植入临时心脏起搏电极,最佳的心脏起搏部位为右心室心尖部[5]。临床上常选择的静脉途径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原则上首选术者最熟练、准确、快捷的血管途径进行[6],但病情的危急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所选择的静脉通路。
1.1 股静脉途径
右股静脉径路较直,容易将导管送到右房,紧急情况下常采用右股静脉途径直接“盲插”[7-8]。此法合并症少、操作导管方便易行,缺点是感染机会多,导管不易固定,需要严格限制患者的活动。
1.2 锁骨下静脉途径
此静脉较为粗大,变异性小,骨性标志定位后易于穿刺[9-13]。选择左锁骨下静脉较右锁骨下静脉更佳,起搏器电极远端在右侧时易进入右心室流出道,左侧途径可借助起搏电极头端的弯度顺利跨过三尖瓣到达右心室[12-13]。其优点是导管固定相对稳固,患者活动不必过于限制,缺点是穿刺时并发症多于股静脉途径。
1.3 颈内静脉途径
右颈内静脉管径粗大,与上腔静脉和右房几乎成一直线,故插入电极很容易到达右室[9]。优缺点同锁骨下静脉途径。
2 临时起搏电极脱位的原因
2.1 手术因素
与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电极导线头端造型、患者心脏结构有关[3]。临时起搏电极头端呈柱状,没有主动性和被动性固定装置,不易嵌入肌小梁。紧急起搏由于时间紧迫,操作者对电极导线的造型掌握不佳,加上盲插使电极头端放置到位的随机性很强,电极的稳定性较难掌握。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内壁平滑,老年患者心肌小梁萎缩,频发室性早搏致不规则机械运动等都使心内膜电极不易附着牢固。紧急起搏时,操作者未对电极进行咳嗽、深呼吸等活动性测试,电极导线未使用缝线固定于皮肤上。
2.2 非手术因素
2.2.1 与临时起搏电极和体外脉冲发生器固定不良有关 临时起搏电极植入处应用透明敷料固定,患者出汗较多时容易发生敷料松脱,导致无效固定。体外脉冲发生器未固定于同侧肢体,电极末端与脉冲发生器之间牵拉过紧,患者轻微活动即发生移位。
2.2.2 与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有关 疾病原因和术中起搏电极插入时的刺激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老年患者伴有肺部感染咳嗽频繁,是造成起搏电极移位的重要因素。某些患者不能耐受长时间的平卧和对肢体运动的控制,随意改变体位或术侧肢体活动度大,这些因素均可牵拉起搏电极,使电极发生完全或不完全脱位。
3 临时起搏器安装术的护理措施
3.1 术中护理
严密监测血压及心电图的改变,如心电示波出现Ⅱ导联主波向下的宽QRS波起搏图形时,提示临时起搏电极已到达右心室心尖部,适当调整起搏电极位置后反复测试起搏、感知功能[6]。如测定起搏阈值在1.0 V以下表明电极位置较好,阈值偏高提示电极与右室接触不良,易发生移位及感知不良。同时可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9,14-15],以观察起搏电极位置是否稳固,有无脱位的可能。最后用丝线以外科打结法在起搏电极导线上打结后,将丝线穿过鞘管末端缝皮固定,并予以透明敷料外贴。
3.2 术后护理
3.2.1 妥善固定 体外脉冲发生器可固定在患者术侧肢体或床上,及时根据患者体位调整临时起搏器放置位置,防止滑脱。穿刺点用10 cm×10 cm的3M无菌透明敷料加压包扎,每天检查穿刺点和敷料情况,如发现穿刺点渗出或敷料松动时应立即更换[16]。更换穿刺处透明敷料时注意勿向外牵拉电极导管,保持穿刺点处导管的有效固定。外露的导管与穿刺点间保留适当长度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和其教学探究简论.doc
- 中学数学复习课新尝试.doc
- 中学数学教学中人文要素探究.doc
-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和其教学模式探究.doc
-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doc
- 中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实践探索.doc
-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存在问题和对策.doc
-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浅议.doc
- 中学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自治能力提升策略探究.doc
- 中学生体育教学中心理障碍解析和对策.doc
- 抢分秘籍10 带电粒子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偏转和交变电电场中的应用(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解析版) -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和动量问题(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6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综合应用(三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5 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二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