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乐学重佳法 课堂播温馨
乐学重佳法 课堂播温馨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是三种学习的境界,其中乐之为最高境界。这里强调了乐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乐学的方法有多种,须注重方法的设计与优化。
【关键词】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创新能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是三种学习的境界,其中乐之为最高境界。这里强调了乐学的重要性。当代中小学生或学业负担过重,囿于苦学;或学习兴趣索然,困于厌学。如此等等,委实堪忧。故倡导乐学,更有必要。课堂教学乐学的方法有多种,须注重方法的设计与优化。几年来,我着眼于诸多教学方法的尝试、实践和研究。下面,引举诸法,品其精微,抑或对我们有所启迪。
1.激趣法
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化干瘪为丰满,是此法的基本特征。反实创虚是其有效方法之一。所谓反实创虚,是依客体创设形象,翻新激趣,以帮助学生记忆与巩固。例如,1度≈0.017453弧度,可记为“两口一吃有四五天酸”,像形谐音即得。
2.激疑法
设置适当的问题与矛盾,使学生急于解决而又不得其法,从而激发他们对新课的浓厚兴趣。这种方法多用于新课的导入。例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时,首先,教师出示了一组由简单到复杂的数据,要求学生逐一判定,以促使他们产生探求判定法则的强烈愿望。
3.调味法
课堂教学的运筹,恰如美味佳肴的烹调。须注意添以精料,调以美味,把握火候。课堂教学的“三剂”,运用恰当得体,则具奇效,可使师生兴而不衰,乐不知疲。其为:搞好开场白,注入兴奋剂;增强幽默感,添加润滑剂;运用过渡语,巧施催化剂。
4.布白法
布白者,留以空白也。心理学中的“完形理论”认为“残缺、空白”的东西,最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从而引发进取追求的“内驱力”。白石老人画虾,白纸上往往不见水的踪影,但虾已突出,水则虚生。“布白”妙在“以虚为实,虚实结合”,唤起读者联想,令人遐思无限。在课堂教学中若巧用此枝,则更见其妙。例如:数学中的条件隐含题、语文中的续句续文题、理化中的现象释疑题、史地中的填图题等,均属此列。其运用独到相宜,则更易点燃学生求知的欲火。
5.设疑法
思路是解题、作文、写诗、绘画等成败的关键。开拓学生思路,方法灵活多变。设疑导向,则是其最重要的方法。但切忌不拘巨细,频频发问。须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做到提要钩玄,以约驭博。切忌晦涩冗长,不知所云。因此,教师须认真备课,博览广思,深钻细研,反复推敲与提炼,设置出遂意得体的问题,像春蚕那样,细食绿桑而结成晶茧;像蜜蜂那样,广采芳粉而酿成甜蜜。
6.尝误法
这种方法表现为教师故意出错或设计陷井,诱使学生失误出错,再利这些契机实现多方面的教学目标。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尝误原理”。但运用尝误原理须难易适中,点到为止,指向明确。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底等高”,是判断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条件,老师首先让学生自选内空圆锥和圆柱,研究两者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与书上的结论大相径庭,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等。这时,教师没有评判结果,而是引导学生反思失误的原因,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发现的过程,最终明确了“等底等高”的实验条件。这样,尝误求真,正反相济,学生印象深刻,历久弥新。
7.歌诀法
歌诀具有概括凝炼、易诵易记,极具乐趣的突出特点。对于应用较广的知识点,若能探求提炼,用之总结规律,则更能促使学生领悟其神韵与要旨,居高临下,举一反三,以一驭万。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颇有裨益。例如:文言文断句技法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功之一。若能掌握下述标点符号歌诀,则虽难犹易了。其为:“‘盖’、‘夫’经常列句首,‘矣’、‘耳’之后加圆圈。‘云’、‘曰’后面加冒号,‘于’、‘而’多在句中间。句末‘耶’、‘乎’打问号,‘哉’字随后感叹连。判断句中常‘者’、‘也’,前逗后句因意添”。诸如此类,施而用之,假以时间,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则必有大减。
8.变式法
即转换命题的形式,进行多侧面、多角度训练,以强化知识点。例如:杜甫有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教学这首诗后,教师向学生讲述了一段故事:南宋翰林学士陈子茂,才华横溢。他担任主考阅卷时,在一个不学无术者的试卷上批了两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试卷文理不通,为何要批上诗圣杜甫的名句?教师着意引导学生思考。原来,陈子茂以杜甫的诗作谜批文,意在谜底,上句谜底是“不知所云”,下句谜底是“离题(堤)万里”。如此变式训练,意趣盎然,学生势必受用终身,其乐无究。
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研究.doc
-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doc
-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和对策.doc
- 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问题探析.doc
- 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发展对策探究.doc
-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现状、原因和对策探析.doc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doc
- 中小企业出口信用风险全程控制.doc
- 中小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探究.doc
- 中小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认识误区.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