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亟需培养大学生公民精神.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亟需培养大学生公民精神

亟需培养大学生公民精神   [摘要]公民精神通常指现代公民重在参与和积极参政议政的实践理性,包括积极维权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意识、恪守规则意识、主动的公民自治意识四大基本要素。大学生的公民精神当前存着维权意识不足和极端化并存,义务意识淡薄,规则意识不严,自治意识动力不足等严重不足,需要重提公民教育的重大紧要意义,两手抓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教育,强化公民道德思想并统帅个人私德,教会大学生学会自律、宽恕和关爱。 [关键词]高校恶性案件 大学生 公民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69-05 [作者简介]张笑涛,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河南许昌461000)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人才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本应是社会的栋梁,是学术的传承人和社会公德的引路人。然而据最近微博披露,一些“天之骄子”现在却堕落为杀人犯和危险分子。复旦黄洋被室友饮水机投毒致死;南航金城学院两学生因琐事引发口角,一人被刺死;南昌航空大学宿舍发现腐烂男尸;江苏沙洲职业工学院学生符某持水果刀将短期培训学员曾某刺伤,等等。大学生们如此迥然有别的身份定位和现实表现,让人唏嘘不已甚至出离愤怒:我们的大学教育究竟怎么了?但笔者不同意一些网友的观点,将校园恶性案件以偏概全、上纲上线认为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传统文化等根子上出了问题。而是就事论事从“公民精神”缺失的角度来剖析破解此类案件。 一、公民精神的内涵剖析 关于公民精神的定义及描述,学术界的认识不一。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公民的法定定义和精神的本质特征,即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拥有权力、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生命个体。精神是指一种积极健康、目标明确、指向实践、自我超越、批判性建设的个体有意为之的习惯性态度。公民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的公民精神即公民意识,指公民对于公民角色、公民价值意义等的自觉学习与科学理解;狭义上的公民精神则是对公民意识的深化和提炼,指公民在科学理解公民价值尤其是公民权责范围的基础上,能够自觉积极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特别是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表现。人们常谈的公民精神主要指其狭义的定义,即重视公民参与和积极参政议政。公民精神本质上也是一种公民意识,但是公民精神不同于一般的公民意识,它是一种实践理性和重在行动的公民意识。从广义上说,“公民意识是公民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平等意识、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爱国意识;第二,法律和理性意识;第三,勇于担当责任的主体意识;第四,公德心和集体合作意识;第五,积极参政议政意识,监督政府,关注民生”。但由于公民意识与公民精神的区别,我国政府目前倡导的“公民意识教育”(其实也是公民教育)应该分阶段和分层次进行,兼顾公民教育思想的普及和提高。“对于公民意识淡薄的地区和人群(如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工),应以提高公民知识、意识、价值为切入点;对于公民意识较强的地区和人群(如我国城市居民和大学生群体),应以引导提高公民行为能力为重点”。换言之,对于后者,应以重在积极思考和行动的公民精神教育为主。 我们从公民精神的狭义定义出发,进一步归纳出公民精神的四大基本要素,包括积极维权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意识、严格遵守规则意识、主动的公民自治意识。其中维权意识是公民精神的内核与精髓,是培育公民精神的原动力;履行义务意识是发扬公民精神以及公民权力的法定责任;遵守民主、法制、宪政、公德等政治制度与规则意识,是培育公民精神的根本前提,是公民权责的良好生态环境秩序;公民自治意识及公民社会形成则是公民精神的内在信念和自我实现,是最终实现公民权利、义务与公民通则的根本目标。四大要素之间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存在内在的逻辑结构,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下面简述之。 首先,要积极捍卫公民权利意识。列宁曾说过,“宪法就是一张写满权利的纸”,可见权利在公民资格中的首要与核心地位。积极维权意识是指公民对于自己以及他人的公民权和人权要学习掌握,以便在权利遭到损害或遇到不公正对待时,可以积极依法维权。捍卫公民权利是因为公民权利和人权与人的自足、自由、创造力等紧密相关,关涉到个体的安全、参与公共生活和幸福、发展。特别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西方文化较为强调权利,东方文化则较为重视义务,后者导致了长期以来我国偏重公民义务教育以及遵纪守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而对公民权利的教育和宣传不够,导致滋生了形形色色以国家权力或集体利益名义遮蔽公民权利的不良事实,现实中的公权力严重侵犯了公民的私权,所以现在要突出强调积极捍卫公民权利。 公民包括哪些基本权利?英国现代著名社会学家T?H?马歇尔在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