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才培养视域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人才培养视域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摘 要:国内理工科院校中,有的人文教育缺失较为严重。要认识到人文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意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实际困难。在理工科院校开展中医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水准,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人才;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当前,有的理工科院校中,人文教育缺失较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实际困难。通过在理工科院校开展中医文化教育的探索,希望对致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学科是以观察、分析及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哲学、文学、艺术、历史、语言等)和知识的总称。
陈平原说:“在今天这个时代,需要理解我们的真实处境和发展路向,有所坚持,也有所创新。我坚信,当眼下五光十色浮华侈靡的大幕退去,学术重归平静,人文学科应该是最能站得住的。大学作为一个知识共同体,需要专业技能,也需要文化理想。对于营建校园氛围、塑造大学风貌、体现精神价值,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文学科。”
十年来,通过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增加了,而相应的教育措施、内容及方法有时没有跟上,本已捉襟见肘的人文教育,更加难以为继。从泼熊事件到马加爵案,一个个事件,激起一波又一波的讨论。这些个案,无不反映出部分学生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水准的低下,人文教育缺位,信仰缺失。社会大环境中,一部分人笃信唯科学论,有时忽视人文学科对人精神信仰方面的塑造作用,忽视了“只有人文学,才能帮助我们面对和克服现代化社会的精神危机”。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
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有些理工科院校存在人文教育较为缺失的问题。这与当时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有一定关系。比如清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过程中,清华大学人文学科被拆分,成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以清华大学为例,清华国学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一批文史哲大师先后汇聚清华大学。曾经实力雄厚的人文学科,经过调整,变得默默无闻。1978年后,清华大学重建文科。重建这么多年,暂时也难以重振雄风。2012年10月,即院系调整60年后,人文学院才正式重新揭牌。实力超群的清华,恢复起来尚且如此之难,可以想象其他院校的实际困难。
也是从彼时开始,社会上“重理工、轻人文”的意识逐渐浓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影响甚广,也甚深远。以致目前,学文科的学生多被认为是那些学不好数理化的“笨学生”。同时,除了高考这根指挥棒之外,就业导向也加重了这种状况。文科学生不好就业,文史哲专业的学生有的改行,否则难以找到工作。人文科学在现实社会中成了花瓶和摆设。经济大潮中,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人文学科,有的或被束之高阁,或偏于一隅,勉强生存。人文学科的一度衰落,直接造成了高校中的困境,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借助传统中医药文化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尝试和探索
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医易同源,中医药理论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当时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反映了其他文化的成果,反过来也为其他文化提供营养物质。传统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哲学思想又有临床与生活实践相依托,一直伴随着中国文化不断前行,尽管有时踌躇踯躅,但是从没有脱节。不同于西方现代医学,中医既能用来诊断、治疗疾病,又能起到维护肌体健康的作用。同时,也是生活方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中。运用得当,不仅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而且能够起到调节心理,指导人们社会活动的作用。
中医药文化适合作为一个突破口,成为进行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伤寒论?序》中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些医学知识,以便“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懂得一定的健康常识对家人、对社会、对自己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中医强调“天人合一”、注重整体,补泻兼顾、注重病人感受和外在症状表现。中医学以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为前提,提倡清心寡欲,慈悲为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以蓄养身心之浩然正气,达到健体延年之目的;中医学以阴阳为核心,教人守持中庸之道,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不可过分,诸如此类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均能在学习中医相关知识过程中得到体现。因此,中医类课程的设置,不仅能够教导学生熟悉中医、理解中医,还能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
从2010年开始,笔者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也谈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心理障碍研究.doc
- 也谈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doc
- 习仲勋反对官僚主义思想探究.doc
-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和对策.doc
- 乡土文化进校园 特色学校绽风采.doc
- 也谈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策略.doc
- 乡村小学班级现状和管理措施刍议.doc
-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其对策探究.doc
- 乡村文化、教育重建是我们自己问题.doc
- 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农民经济影响实证探究.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