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楼兰简纸中探究三国、西晋时期今草成熟程度.doc

从楼兰简纸中探究三国、西晋时期今草成熟程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楼兰简纸中探究三国、西晋时期今草成熟程度

从楼兰简纸中探究三国、西晋时期今草成熟程度   摘 要:东晋时的今草已经非常成熟,以书圣王羲之为代表。笔者沿着今草书发展的脉搏溯流而上,对楼兰古城出土的大量简牍、残纸墨迹进行整理和分析,与东晋时成熟的今草比较。得出结论,在与东晋相隔不远的三国、西晋时期,今草的发展已经成熟。 关键词:西晋;今草;楼兰简纸;成熟 1 章草与今草 章草之名,始见于南朝,南朝宋虞和《论书表》:“或真行章草杂在一纸”,又见王羲之以“章草答庾亮书”;庾翼《复羲之书》:“吾昔有伯英章草书十纸”。陆?兴在《汉代简牍草字编书(代序)》中认为:“从出土的简帛文字的实物看,草篆起于秦末汉初,章草起于西汉后期是正确的。”从目前发现的众多材料来看,草书(章草)在西汉使用的范围很广,是一种可以应用于重要场合的正式字体。 一般认为,今草是从章草演变而来。随着大量简牍的发掘,实物资料的丰富,这种观点遭到了很多学者的质疑,今草并不是从章草演变来的。简单的说,章草与今草并不是父子关系,而是一种兄弟关系,只不过章草的出现比今草要早,章草和今草的起源是秦末汉初古隶,秦末汉初古隶才是今草的母体,而并非章草。秦末汉初古隶的演进大致分为三个方向:一向波磔化发展,是汉代八分隶书的起源;二是古隶逐渐形成笔画相连贯的定式,演化为有固定草法的隶草,与八分隶书一样,强调横笔的波磔,是章草的源头;三是古隶向随意、没有固定草法的潦草化倾向发展,很有可能是今草的源头,这与日常手写文字需要简便快捷的要求有关。需要强调的是,上面所述的三个方向并不是封闭的、单一的,中国文字各种字体书体的发展过程具有多重性。章草、今草的发展过程,是各自发展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 章草与今草的区别:①从笔法来看,章草收笔向右旁出锋,多带有波磔;今草的收笔不再向右旁出锋,改为回锋向下牵连,不再有波磔。②从结构构成和笔画来看,一般认为章草字字独立,今草能连绵勾连数字。但这仅仅是表像,区别章草和今草的关键在于用笔方式。王世镗《论草书章今之故》中论述:“今喜牵连,章贵区别;今喜流畅,章贵顿挫;今喜放宕,章贵谨饬;今喜风标,章贵严重,今喜难作,章贵易识。今如风云雷雨,变化无穷,章贵如日月江河,循环一致;今喜天然,天然必出于工夫,章贵工夫,工夫必不失天然。”章草的用笔方式为“~”形,连笔在字内,是封闭式的,且左轻右重,末笔带有波挑。今草的用笔方式为“S”形,连笔在字外,是开放式的,末笔用回锋法。根据这个特点,既便是字字独立的草书,也不能就简单地划分为章草,而要具体地分析每个草字独立的笔意。章草中字与字之间的笔意往往不相连,今草中上下字之间笔意相连,并且上字末笔与下字起笔在贯气和照应等关系上,顺应了汉字书写自上而下的秩序。综上,章草与今草区别的关键之处,在于字与字之间的笔势是否连贯。 2 今草的成熟 弄清了章草和今草的起源之后,另一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探讨:章草和今草的成熟在哪个时期。由于文章篇幅所限,章草的成熟暂不表述,把重点放在今草的成熟上。众所周知,王右军是著名的今草书家,著名的《十七帖》是今草的典范之作。可以这么说,今草发展到王羲之的时代已经相当成熟,这点是没问题的。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今草乃王羲之所创。从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种字体都要经过一系列的演变过程才能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这个过程是渐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种规律同样适用于今草的演变过程,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直至完全成熟。与其说今草是王羲之所创,倒不如说王羲之对今草书进行了艺术上的加工和整理,并且,由于其本人的地位、影响和超高的艺术造诣,使今草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笔者溯流而上,试探析西晋时期今草的成熟程度。 文章以侯灿《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1]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他出土资料作为辅证,对图片进行分析整理,对比分析论证。选择以上的材料出于几点考虑:①出土的简纸文书为手写墨迹,与刻本或描摹的文字相比,更能反映出当时书写文字的真实面貌;②《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收录了包括1901年3月文1909年3月橘瑞超、1906年12月和1914年2月斯坦因以及1980年4月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侯灿率队等对楼兰古城考察发掘的所有汉文简纸文书,总数达709枚。其中共有48个有纪年的文书,纪年文书的上限为嘉平4年(公元252),下限为建兴18年(公元330)。[2]这与王羲之所处的东晋间隔很短暂,在这连续的时间里,利于理清今草的发展脉络;③从楼兰古城的地理位置看,楼兰古城作为中原戍守西域的军事重地,有大批书吏随中原官员进驻楼兰地区,其书风应和中原地区是一脉相承的,使得书法艺术在西域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在《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也有提及:“楼兰地处中西交通的要冲,丝绸之路的咽喉,又是我国过封建王朝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