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以《画皮》为例论电影对文学再创作.doc

以《画皮》为例论电影对文学再创作.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画皮》为例论电影对文学再创作

以《画皮》为例论电影对文学再创作   [摘要]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内涵,成为电影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电影则是通过银幕影像化的手段把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语言加工创作后,在电影银幕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直观的、具象的表现艺术。电影是对文学的再一次创作,拓展了文学形象的内涵和外延,使之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画皮》为对象,解析电影对文学的再创作过程,以期文学形象在文本与电影之间的转变中更加完善。 [关键词]《画皮》;电影;文学;再创作 文学是以文字语言作为主要载体,承载着创作者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感情,它需要接受者在阅读和欣赏过程中,将抽象的语言符号通过思维转化成具体的、生动的艺术形象。而电影则是通过具有直观性、可视性的画面进行的表现艺术。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是电影创作的艺术源泉之一,体现着文学与影视有着诸多相通之处。诸如二者都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形象去展示时代、社会以及人类的生存状态;都擅长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来营造场景、渲染气氛、叙述事件达到吸引接受者的目的。同时,作为电影创作基础的剧本也具有显著的文学属性,这使文学与电影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除了进行剧本原创之外,将文学作品的题材、故事和情节改编成电影剧本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由文学改编成剧本并不是简单复制,而是一次再创作的艺术加工,是一种由语言文字媒介向电影胶片及电子数码等视听语言媒介的改变。这样就将原来的文学作品中抽象的文字语言符号转化成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的具体的、可视的银幕形象,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品,它是由总共近五百篇的短篇小说组成的合集,绝大部分篇章叙写的是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画皮》是其中极具艺术价值的一部作品,曾被改编成多种不同的电影版本。每部电影作品都以文本《画皮》作为素材运用造型的形象思维进行构建,在题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多方面的再创作。 文学与电影具有不同的叙事方式,不同的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小说《画皮》中,作者用文学性的语言栩栩如生地讲述了一个披着人皮的恶鬼欺人、害人的故事。主要通过“王生遇鬼”“道士除妖”和“妻子救夫”三个部分将一个离奇怪异的故事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接受者面前。小说《画皮》结构清晰流畅、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通过文学语言的叙述、描写、对话和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将王生的贪婪、女鬼的恶毒、妻子的贤惠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之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作品。 电影不同于文学艺术,它是一种诉诸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通过独特的视听语言,以直观、形象生动、鲜明的画面以及具体的故事情节,把信息传达给观众,使观众能够直观获取信息、认知形象。电影的语言是以画面为基本元素,运用各种媒介、手段如表演、照明、色彩、构图、音乐等来实现信息传达的一种视听语言,它兼具文学性、戏剧性和音乐性。电影的出现为文学的再创作与传播开拓了新的途径和活力。 小说《画皮》作为文学经典本身就广为流传,经过电影改编后,在人物形象、生活环境、故事情节等方面更加引人入胜。历数三个电影版的《画皮》都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融入了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不同风格的影片,使之产生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如鲍方版的《画皮》在遵循原作的同时采用神幻化的视觉手法,通过将作品幻境化来表现现实的人生。胡金铨版的《画皮之阴阳法王》则是将现实与魔幻神秘色彩相结合,体现出一种真实与虚幻参半的气氛。这部作品变幻了文学作品的原貌,画面诡谲、情节富于跳跃性,以写意为主,脱离现实趋于魔幻化。陈嘉上版的《画皮》则以高科技为手段,将原著进行重新解构编排,并注入了时代的新元素,以现代人角度来诠释人性、情感,原著里的一些经典段落,比如女鬼杀人、吃人心、鬼画皮等恐怖镜头,在电影里面柔和了许多,似乎不那么恐怖,使观众看后不仅仅只限于对怪异故事的谈论,而能产生对每一张“画皮”下人性的拷问,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真实感”。 人物塑造是小说的重要创作手段,同样也是影视作品的核心,通过对人物性格和视觉造型进行塑造,来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实现故事的完整讲述。三部电影《画皮》在遵循原著的基础上,通过镜头对人物性格和人物造型进行加工创造,赋予它们新的内涵和活力,使电影忠于原著的同时呈现出不同的电影视听风格。 小说中的王生是一个内心贪婪、贪恋美色而最终自掘坟墓的人物。鲍方版的《画皮》对王生这一形象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细腻的性格刻画,将人物放置在社会大背景下,加入了许多人物性格生成所需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环境的描写,把人物的色心和贪欲充分地表现出来。胡金铨版的《画皮之阴阳法王》将王生的人物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